我的书包

第6章 嬴稷:我现在赔礼dao歉还来得及吗?

+A -A

之战,几个国家联手攻打楚国,让楚国国力衰退了不少。

    但赵国却是借着这个机会,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国力怎么样不好说,但军事力量确实是渐渐赶了上来。

    一旦秦、赵的边境扩大,就更容易产生摩擦。

    就算打不起来,关系也会趋于紧张。

    两强相争,韩国,就有可能在两国的夹缝之中低调积蓄实力。

    张平和韩厘王的想法很好。

    秦霄也未必能一眼看透这其中的全部谋划,但却也知道,韩国割让城池,一来是被打怕了,二来,必然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不过,韩厘王最为失算的一件事就是,秦霄和秦国,是两个独立的阵营,并非是一家。

    “不废一兵一卒而取十五城,确实是很划算。”

    秦霄看了一眼张平,淡淡开口道:“但是,韩国兵力几近损失殆尽,若我百万大军攻韩,可取整个韩国,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因为平阳十五城,而放弃韩国其余的数十城池?”

    韩国的国土不算大,整个国家加起来,也只有六七十座城池。

    割让了平阳,对韩国来说也是伤筋动骨的损失。

    但秦霄说的话却是直指问题的根本。

    我有能力取整个韩国,为什么要为了平阳十五城,而放弃更多的利益?

    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但,在来此之前,张平就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做过预演。

    秦霄这个问题,正好是他有所准备的。

    “将军所言差矣!”

    张平当即道:“韩国乃四战之地,秦若取之,北接赵国、东临魏国,南接楚国,强敌环伺,于秦而言,弊大于利……”

    他的长篇大论刚起了个头,便被秦霄打断了。

    “我想丞相和韩王恐怕搞错了一件事。”

    秦霄很不客气地打断了张平的话:“我代表的只是我自己,不是秦国。之所以攻韩,也是为了有一立足之所。”

    顿了顿,秦霄继续说道:“我麾下百万大军,平阳十五城,不足以供养。韩王若要议和,重新考虑一下条件吧。”

    “这……”

    张平顿时傻眼。

    他来之前猜测了很多可能遇到的状况,做了大量的准备。

    但这情况,他是真没想到。

    这时候,就体现出张平的能力不足了。

    面对有过预演的情况时,张平可以应对得井井有条,不出丝毫差错。

    但面对完全出乎意料的突发状况时,他的应变能力就明显不足。

    “请丞相回复韩王,若是要议和,条件方面,还是重新考虑考虑吧。”

    秦霄不再和张平多说,喊来卫兵,下令道:“送客。”

    “是!”

    两名虎背熊腰的卫兵一左一右将张平夹在中央,说了一声:“丞相请!”

    说罢,也不等张平答话,直接将他架了出去。

    ……

    韩厘王派张平求和,只是一个小插曲。

    秦霄并未受到影响,继续按部就班地向新郑推进。

    大军分散开来,攻城略地,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攻陷了韩国南部近二十座城池。

    这可都是韩国核心疆域的城池,也是最富饶的所在。

    相比于北方的平阳、长平,南方的城池每丢失一座,都让韩厘王肉疼不已。

    然而,看到秦霄恐怖的进兵速度,韩厘王已经顾不上心疼。

    求和的使者一轮又一轮地派出,议和的价码也是一涨再涨。

    当秦霄率领二十万大军兵临新郑城下时,韩王求和的价码已经提高到了仅仅只保留十座城池,其余领土全部割让给秦霄,并奉秦霄为“宗主”,年年上贡。

    秦霄并未说接受,也没拒绝,暂时拖着韩厘王的使者。

    占据了中原二十多座城池,这块地盘虽然不足以供养百万大军,但已经足够让秦霄稍微缓解一下后勤方面的压力了。

    这段时间,秦霄需要将目前的地盘巩固一番,然后将接下来的计划梳理清楚。

    首先是伊阙。

    秦昭襄王毁约,秦霄自然不可能将伊阙拱手让给秦国。

    在这处重要的关隘,秦霄直接让张辽率领第二军团镇守。

    有张辽的二十万人马镇守伊阙,哪怕秦国倾巢而出,至少支撑一段时间不成问题。

    其次是楚国。

    原本,秦霄打算和楚顷襄王合作一把,在未来的【五国伐齐】剧情中拉上一个盟友。

    甚至为了展示肌肉,秦霄还将张辽、张郃派去了秦、楚边境。

    但楚顷襄王大约是因为和秦国的旧怨未消,依旧恼怒自己父亲死在秦国的仇恨,拒绝了秦霄的合作提议。

    再加上和秦国翻脸,秦霄干脆放弃了这方面的谋划,直接让张郃进兵宛地,势如破竹地攻陷了十余座城池。

    在垂沙之战惨败之后,楚国的国力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