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7章 收拢关中,封侯拜相

+A -A

旦离开三国世界就会失去作用。

    只有主世界的爵位、官职,才是在所有世界都通用的加成,但也是最难获得的。

    但,暴涨一大截的属性,依然能让秦霄在这个世界的征战过程中,获得不小的助力。

    除了秦霄自己之外,秦霄以“铲除董卓、拥立陛下”的名义,给自己的所有嫡系手下,都讨要来了不同程度的加封。

    除了司徒、司空的位置已经被占了之外,商鞅、李儒、贾诩三人,都获得了九卿级别的加封。

    岳飞、芙蕾尔等“武人”,分别获得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之职。

    这些核心英雄的爵位,也都在比“列候”低两级的“大庶长”级别。

    至于其它手下,也各自都有不同程度的封赏,但凡稍微重要一点的人,至少都混了个四品以上的官职,以及十级以上的爵位。(注:汉代爵位最高20级)

    一波封赏下来,不但秦霄自己的属性大幅度提升,麾下的英雄,属性同样出现巨额飙升。

    不得不说,这样的大规模封赏,多多少少有些得罪人。

    司徒王允这段时间就没怎么给秦霄好脸色。

    如果秦霄只请封自己,或者少册封一些人,都不至于这样。

    但一下子加封数百人,还都算得上“高官厚禄”,这让王允不禁怀疑,支持秦霄上位,究竟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秦霄的野心,看上去可不比董卓要小多少。

    但,事已至此,王允却是没有什么办法来应对,只能在私底下无能狂怒一番,然后装作一副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样子。

    只是,他私底下究竟打着什么小算盘,就没有人知道了。

    ……

    “主公,幸不辱命!”

    贾诩风尘仆仆地返回长安,见到秦霄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喜:“关中六大姓,以弘农杨氏为首,已经同意一定程度上支持主公,这是各家献上的礼单,以及向主公效命的人才名单,主公请过目。”

    秦霄接过“礼单”扫了一眼,所谓的礼物倒是没什么,无非是一些钱粮物资,这是属于世家对各个诸侯的投资,每一个稍微有潜力的都会获得一份。

    既然是人手一份,那么价值自然不会高到哪去,属于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秦霄更重视的,是应各家要求,向自己效命的人才。

    打开名单,不出意外,大部分名字都很陌生。

    但也有几个熟悉的名字。

    杨修、杜畿、张既,在三国时期的名气其实都不算特别大,和那些顶尖的文臣武将比起来相差很远。

    但好歹也算在史书留名,能力自然是有的。

    和中原世族比起来,关中士族在这个年代的人才本来就相对匮乏一些,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顶尖的文臣武将。

    秦霄重视他们,更多的是因为关中士族能为秦霄提供大量的中低阶英雄,填补中下层官员的缺口。

    贾诩是先行一步返回,向秦霄汇报情况。

    属于关中士族各家的人才,还要在后面才会陆陆续续抵达。

    “辛苦你了。”

    秦霄走到柜子前,翻出任命文书、印信等物,交给贾诩:“给你请封了一个太常卿,别嫌官小,先混着再说,日后再想办法给你加封。”

    太常卿属于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

    当然,秦霄不可能真让贾诩去管什么祭祖之类的琐事。

    要的只是这份官职的属性,以及地位。

    贾诩真正的实际工作,还是在秦霄身边,当一个出谋划策的军师。

    除此之外,也会和商鞅、李儒一起,分担一些地方政务上的问题。

    贾诩接过文书和印信,不由有些唏嘘。

    自己在董卓麾下这么久,只是混了个平津都尉,如今投于秦霄麾下,还没出多少力气,就已经官居九卿。

    这待遇的差别,可谓十分的明显。

    “臣,拜谢主公!”

    贾诩很认真地给秦霄行了个礼,真心实意地道谢。

    没有几个人不喜欢升官发财的,贾诩也不能免俗。

    何况,比起升官发财来说,更重要的是,贾诩看到了秦霄对自己的重视。

    官位本身或许没那么重要,但重要的是官位背后所透露出的东西。

    九卿之位就那么几个,一个萝卜一个坑,要给自己谋求一个高位,就必须把别人赶下去。

    能坐上九卿的,哪一个不是一方重臣?

    如此得罪人,只为了给自己谋一个高官,贾诩的心又不是石头做的,当然会感动无比。

    当然,如果贾诩知道,秦霄不惜得罪一方大佬,只为了给自己谋个高官,是为了“官职特性”,或许就会把心里的感动收回去几分。

    秦霄不清楚贾诩的心理活动,但多少也猜得到一些,摆了摆手,说道:“感谢的话就收回肚子里,以后好好做事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了。来,给我说说这次出门的收获。”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