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四百七十八章 治军当严

+A -A

时间跨度两个多月,漫长的时间,足以收心。因而,早前的黄巾俘虏化为民夫,根本不需担心俘虏会不会逃窜。

    现在不同,现在时间太仓促,俘虏从抓捕到那天算起,到一套招抚流程下来,不足十天。

    十天时间,问李孟羲俘虏能不能化为己用,李孟羲没任何信心。

    就算让更厉害的人来,用诉苦大会,用政委来讲道理,等等等改造手段,十天也不够。

    只是几天饱饭,只是施医给药,只是有公道,无人欺,只是用草鞋立信。一套招抚流程,毫无疑问有大用,但实效如何,李孟羲不甚清楚。

    因此,才决定一试。

    “作甚呢!别动梯子!”刘备突然就高声朝远呼喊。

    李孟羲被吓了一跳。

    循声看去,他瞅见,有贼精贼精的民夫看到城墙边搭着攻城梯,不捡柴吗,端的攻城梯不是柴?

    攻城梯好多木头,民夫们就过去拆梯子。

    刘备看见,便制止。

    “边去!边去!莫动梯子,还有用。”刘备手比划着赶人。

    民夫们只好远离城墙。

    有此一个小插曲,李孟羲倒看到了一处疏忽。

    玄德公,你说咱每次攻城,攻城梯攻城椎都扔城外也不管了,何不收回木头,木头不能用,噼成木柴不也成?

    还有,南和城大,城里民居无数,家家户户……”

    “不妥。”刘备知道李孟羲想说什么,“虽城中无人,但屋舍非是无主之物。我若拆门抽梁走,万一有朝屋主逃难回来,家里屋舍尽毁,你让他如何为继?”

    “奥!”李孟羲沉默片刻,“门咱不抽,房梁咱也不抽,那柴草总能拿吧?牛棚能拆吧?”

    刘备点了点头,“这倒可以。只是无主人家应允,我等自取,亦稍不妥。”

    李孟羲盯着刘备看了许久。

    有那么一瞬间,李孟羲都觉得刘备这人圣母,有些迂腐过头了,城里被黄巾祸祸,哪里还有人啊。

    满城房屋,都是无主之物了,你去缷个门砸个窗户,谁知道?

    但转念一想,刘备曾说,【君子不欺暗室】,也就是,当表里如一,人前人后如一,不因为没人看着,没人知道,就做不道德的事。人前不该做的事,众目睽睽不该做的事,暗室里同样不该做。

    当李孟羲又想起,某支有信仰的军队,行军路过老百姓的果园,去摘桃子充饥,然后会用绳子在枝头绑上钱,留做买桃子的钱。

    想到这里,李孟羲再看刘备,顿时就起三分敬意。

    这浓眉大眼的刘玄德,三观竟比李某人还正。

    “我有一法。”李孟羲面上带笑,“咱去城里民居之中取用木柴,然后,留下钱财于显眼处,并留下布条,写明我等付钱而后取。这不就,礼数周到了?”

    李孟羲话落,刘备转头看来,目中有光,面上意外。

    “哈!”刘备突然笑了,“此法甚好。”

    “走,季常!我等去城中搜刮一番!”

    刘备大气无比的说道。

    搜刮不是个好词,但于刘备此时说出来,惶惶大气。

    叫来车队,令人取来大包的钱财。

    刘备跟土匪进城一样,从东门入,沿着街道,遇到第一家民居,直接踹门入。

    不一会儿,民居里一阵响动,刘备扛着个板子出来了。

    “不是不缷门吗?”李孟羲疑惑。

    哐!

    刘备把板儿丢在空车上。

    拍了拍手,“棺材板儿。不是门。”

    李孟羲张了张嘴巴,没见识了不是,一眼没仔细,就闹笑话了。

    一旁,卢钟暗自偷笑。

    手拿笔墨的李孟羲,抻开麻布,撕开一条,略做思考,提笔写,“刘备义军,借用棺材板一,留”写到这里,李孟羲停了,“棺材板给多少钱?”

    刘备朝车上瞅了一眼,“枣木的,给……二十文。”

    边上,有人拿来二十文散钱。

    李孟羲把布条写完。

    【刘备义军,借用棺材板一,留二十文】

    布条写完,刘备拿过去看。

    看到布条上写他刘玄德名字,刘备笑笑不说话。

    接过布条和二十文散钱,刘备又进院子。

    进去后,又扭头出来。

    李孟羲问,“布条你放哪了?”

    “屋里。”

    “不会掉吗?”

    “不会。”

    这是开始。

    满城屋舍,虽然被据城的黄巾搜刮的差不多了,但存留物资肯定还有许多,既然要搜刮了,那就搜刮他个干干净净。

    第二家,刘备踹门入,从里边,捡了个断的锄头把子出来。

    第三家,没门,刘备直接进去,转了一圈,不见能搜刮的,院墙上一只干枯的药葫芦,看葫芦还好,刘备把药葫芦摘了。

    李孟羲得写,刘备义军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