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四百七十八章 治军当严

+A -A

    看湖弄不过,“冤枉啊!俺冤枉啊!”老兵赵松以头触地,邦邦磕头。

    人证到,刘备一遍盘问,证据确凿了。

    ……

    俘虏中,不知谁突然一声叫好。

    可不妨今次带兵离营,着卢钟管军,这人却贼心又起。

    奇怪。

    话音落,众军士心中凛然。

    “季常,当日之事,可有人证?”

    末了,刘备叹气,“赵松啊,你是咱涿州老人,军功已累升至百夫长,前途大好之时,为何要为锱铢钱财,触犯军法?”

    转头再看向关羽,“二弟,召集人马。”

    跪地求饶老兵赵松瞅见军师动作,也误以为李孟羲是要给他求情,顿时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求饶的更加起劲,头碰碰往地上撞的更狠。

    罪卒赵松,被推至高台前。

    我告诸位,我军中,法比天大!莫说数有战功,就是战功百余,莫说一百夫长,就是一千夫长,胆敢触犯军法,立斩不饶,绝无通融!”

    刘备站高台之上,面对乌泱泱人群,大陈赵松罪状。

    有激恼的战兵拿刀鞘吓人,没什么用。

    然,刘备乃何种人物?

    关羽卢钟都领命而去。

    卢钟既然要抓人问罪,早有准备。

    然后,刘备露出一副若有所思模样。

    中间乃是俘虏众人,边上列队的则是军中战兵。

    刘备军中,最让卢钟不解的就是俘虏,明明是黄巾贼,明明是俘虏,为何感觉,这些黄巾俘虏,都不像是俘虏了。

    “有!”卢钟点头,“我去把人证叫来。”

    这过程中,战兵们还好,有点纪律,不乱动。

    有此前车之鉴,全军应当再无人敢

    卢钟很难理解。



    老俘虏们不带怕的。

    边上,李孟羲悄悄拉了拉刘备衣袖。

    叫好声顿时一片。

    关羽砍完头颅,令执法军士,盛头示众。

    不大一会儿,卢钟带人证足有十几人前来。

    于赶了快一条路到来的后军俘虏众人而言,赶了一条路,累的够呛,还没歇脚,就又被喊起来了。

    军中大起喧嚣。

    看赵松油盐不进,撒泼打滚,刘备脸色稍沉,沉声道,“到底有没有抢夺俘虏钱财之事,若有,大丈夫光明磊落,承认便是,何必猥琐不认?”

    “好!”

    人乌泱泱列队。

    谁家俘虏这般胆大,敢吵闹敢挤,谁家俘虏又这般老实,战兵背对俘虏,没一个俘虏去说从背后制住战兵,然后夺刀暴动。

    “好!”

    执法军士其中一人过来,捡起人头提起,然后从人群这头,走至人群另一头,滴血头颅举得高高的,来回走了数遍。

    俘虏们,确切的说,是老俘虏,老俘虏的意思是,是最早抓到的一批张宝部俘虏,俘虏这些俘虏不带怕人的,把负责维持秩序的战兵们都给挤的扛不住了,战兵们的人墙摇摇欲坠。

    老兵赵松是涿州老人,刘备早知此人为人,平日此人就有小偷小摸,私下照拂其面子,说过几次,倒也不再犯了。

    令一下,刀斧手松开罪兵,关羽一手提偃月刀,一手上前抓住罪兵领子往前拖去,拖至乌泱泱人群之前,手中青龙刀起,卡察一刀,刀过血飙,人头落地。

    有当日巡逻士卒,有被夺钱财的老妇人,有当日俘虏营围观的俘虏。

    于队列之前,有一高台,高台为板车匆匆搭成。

    这日,攻城士们本来就被召集了一次,被问询攻城所得。

    来啊!把此人斩首示众!”

    满场,鸦鹊无声,只有无数前排后排探头看的人。

    起身,刘备环视一圈,“卢钟!召集俘虏全营并你部战兵前来。”

    “某三令五申,严令战兵不得欺凌俘虏,可此人,视我军法如无物,竟仗势盘剥俘虏钱财,如今,人证俱全,此人不杀,不足以严军纪,不足以平众愤!

    赵松无动于衷,还是不认。

    刘备怒起,喝问老兵赵松,“人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说?”

    那赵松还狡辩,只说冤枉,不肯承认犯法之事。

    这一幕,让旁观的卢钟看到,以为是李孟羲要给罪卒说情,嫉恶如仇的卢钟,嘴角一抹不屑浮现。

    罪兵也砍了,斩下的人头也举着示众了,刘备按止喧闹,又高声道,“方才斩首之人赵松,乃我涿州老人,其人数有战功,已升至百夫长。

    “好!”

    刘备眼神冷了起来。

    东城门以外,大片开阔地。

    这临近傍晚,又被召集一次。

    李孟羲在刘备耳边滴滴咕咕一阵言语。

    中间围着的俘虏们,挤成了牛毛,都往前挤着看。

    “刀斧手何在!来,把此人……”刘备就要下令杀人,以正军法。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