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四百七十八章 治军当严

+A -A

犯禁。

    旁观之客将卢钟,还有几名官军将官,不由点头。

    李孟羲和刘备悄悄滴咕的,就是这些。

    直接把罪兵砍了是一种方法。

    大张旗鼓的召集全军,于众目之下宣判罪行之后再把人砍了,也是一种办法。

    后者,具有更好的警示和威慑效果。

    这大概是义军之中,第一次明正刑罚。

    为了一俘虏的公道,砍了一百夫长。

    话说这个卢钟,卢钟一客将,寄人篱下,敢直接抓刘备的人,这家伙够耿直的,也不怕得罪人。

    不愧是卢植的侄子,脾气跟卢植有几分相像。

    李孟羲朝卢钟看去,头转过去,发现卢钟正盯着自己看,李孟羲愣了一下,尴尬笑了笑,边上卢钟也朝李孟羲笑。

    后边没啥事了。

    李孟羲又拉了拉刘备衣袖,悄悄提醒刘备,应该就此事赏赐卢钟。

    赏赐卢钟,李孟羲考虑到,要是不做一点表示,那卢钟会不会多想,会担心刘备虽然手斩了百夫长,但背地里会不会记恨。

    

    而特意就此事赏赐卢钟的话,那就等于告诉卢钟,此事做的极好,卢钟就不会多想了。

    李孟羲这么一提醒,刘备深以为然。

    刘备朝卢钟走去,“季常啊,多亏你,不然我军纪不知要溃坏至何种程度。

    来,季常,此十贯军票,你且拿着。

    军中无酒无肉,无物可赏,待战后,凭此换赏。”

    刘备笑着把一张巴掌大小的五色军票递给卢钟。

    卢钟拿起,看也不看。

    赏赐卢钟不看重,倒是刘备此举让卢钟宽心了许多,刘备既然为此功赏,则就不至于因为抓了他一个百夫长而暗地记仇。

    卢钟佩服刘玄德宽宏大量。

    边上,李孟羲走过来,问,“卢钟将军,俘虏招抚的如何了,多少人招抚完了?”

    卢钟一下被问住了,“额……不知。”

    卢钟被刘备交付了谨守营寨的军务,其他的,像是粮草分派,像是妇孺营,教书先生们每日教小朋友们背诗书,像是俘虏营按既定的招抚流程,一步步往下,都有人专门负责,自己运转,卢钟没留意,因此不知。

    招来负责管俘虏招抚的百人长,李孟羲问,多少人招抚完。

    百夫长道,“一万四千有余。”

    攻城之前,共抓到俘虏两万左右,边是打仗,边行招抚,到攻城战事结束,一万四千完成招抚流程。

    完成招抚流程指的是,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整个流程过完,从第一天的收缴兵器铠甲,分粥,然后是令军医过一遍,诊察一遍,施医给药,然后,发俘虏们麦秸,说拿草鞋可以换粮食,然后借草鞋立信之后,再先清查俘虏中木匠医匠弓弩匠人,铁匠等人才,安排各处,然后,再搜查会骑术的,当过猎户的,身强力壮的。

    把俘虏中最精华的人力过一遍之后,剩下的,就可以放到民夫营了。

    因为李孟羲刘备外出打仗,不在营中,百夫长也就没把俘虏直接散到民夫营,所以招抚流程完成的一万四千多人,全都还在俘虏营押着。

    李孟羲有了计较,他看向刘玄德道,“我看天还早,不妨就将这一万四千人散出去,令其就地采集草木枝柴,如何?”

    刘备打眼往四周看了一圈,因为近城,一片树林也没有,四周荒芜一片,刘备笑了,“你看这光秃秃的,哪里有可采集的。”

    李孟羲不置可否,“不妨一试。采集的到采集不到无妨,某想看看把俘虏散出去,有没人逃跑。”李孟羲平静的说着。

    边上卢钟,一下就看过来了。

    把俘虏不加看管的散出去,这会不会太冒险……

    刘备听了李孟羲的建议,郑重的思索片刻,“嗯,也好。”

    “传令。令一万四千俘虏同民夫一同,外出采集,天黑前回营。”

    外出采集本就是义军扎营后的日常,各级将官,大小伍长,还有民夫们,全都很熟悉流程。

    传令兵去传令下去之后,从俘虏营中分出了一万四千人,被带着和民夫汇合。

    然后传令骑兵奔走传令,令就在这附近,出去采些柴草野菜。

    命令下达完,民夫们争先恐后直接就冲了,生怕晚一些,柴被人捡走,野菜被人挖了。

    民夫们跑,新加入的一万四千俘虏,看别人跑,左看右看,也跟着走。

    凡事都有个熟悉过程。

    这边,刘备交代游骑队,令游骑队这次再巡视,不妨刻意离民夫们远点,多留意,看有没有要跑。

    三两个人逃走,不管他便是,不需拦阻。

    游骑们不甚明白此中深意,但军令下,游骑众人领命而去。

    之所以要特意试探一下俘虏们会不会逃,是因为时间毕竟太短。

    以前招抚俘虏,文安县破城之后也好,青云山之后也好,这两处俘虏,招抚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