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石育灵根,悟空初拜金蝉子
自盘古开辟天地,世间万物生灵始有灵根。
后来共工祝融二神大战,共工因大败而怒撞不周山,致苍穹塌陷。女娲为修补天宇炼就了五彩神石,剩下一块未用,落入东方茫茫大海,正嵌在海中央一座山顶。
此山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花草芬芳,瓜果鲜美,故而名唤花果山。山顶仙石本就是那女娲补天落下的神石,又在花果山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地久天长,石内竟孕育出仙胞,待时机成熟仙石崩裂,便生出一枚圆球模样的石卵。
那石卵外表原本看着圆润光滑,谁知日日被海风吹拂,竟越来越似刀刻斧凿过一般,时日越长,形状便越像个猢狲。直至一日,那石卵竟真正化作一个石猴,一时间天地变色,日月光华流转,海水波澜万丈,却是惊动了凌霄宝殿与西天极乐的众位上仙佛祖。
这边凌霄宝殿上,玉皇大帝设的筵席开到一半,突然有声音响彻天宇,震得仙果滚落满桌,仙酒洒了满地。玉帝因此派千里眼顺风耳大开南天门,探得是只石猴出世惹的动静,以为不过下界天地精华所生之物,不足为奇,便放任其自行生长,不管不问。于是天庭重新拿来仙桃御酒,转眼又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并没有因为这个小插曲而影响分毫。
再说西方,有一座山唤灵台方寸山,可谓是层峦叠嶂,争奇竞秀。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茜崖苔藓生。山涧泉水顺流而下铃叮作响,幽幽古树枝杈重叠遮蔽。无数珍禽异兽在此栖息生存,却清清静静渺无人烟。只在山谷设有一处斜月三星洞,那洞门口种着一棵星月菩提树,树下各色奇花异草争妍斗艳。此时洞门紧闭,门内却隐约听见有人说话。
“禀告师尊,弟子方才探得那东海傲来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崩裂产了个石卵,方才就是这石卵化作了一只石猴,才引得一声巨响震动天地。”小沙弥模样的仙童说话不紧不慢,沉稳如老僧入定,只不过软糯的童音配上这故作深沉的语气便显得有些滑稽了。
“哦~原来是只小猴儿出世了。”被称作师尊的仙人眉眼含笑,眉心一点朱砂更衬得他眉目如画。“这猴儿竟是仙石所生,倒是有趣。”
“师尊,这石头生的猴儿着实罕见,弟子自出生以来还没出过这灵台方寸山,您就当散散心,带我去那看看吧!”头一次撒娇的小仙童面色红红,眼眸却无比晶亮,显然是对那连出生都如此惊天动地的猴儿很有兴趣。
他家师尊是大雷音寺如来座下行二的爱徒金蝉子,原是佛祖嫌他性子跳脱,便把他打发到这最为安静无人烟的灵台方寸山上,要好好磨一磨他的心性。谁知金蝉子转头便借着地形优势施法造了洞府,为与山名相呼应,取名“斜月三星洞”。
金蝉子是个闲不住的,觉得这山上若是只有飞禽走兽作伴不免无趣,就在洞门外栽了一棵星月菩提树,摘下一片叶子化作一个童子,取名慧叶。
小童子平日里惯会装老成,今日却改了性子,直催着他家师尊快些启程。金蝉子揉了揉慧叶的小光头,笑嗔道:“小叶儿莫急,我佛慈悲,佛祖让我在此静心参禅,怎可轻易忤逆违背?你且安心就是,我虽不去,那小猴儿不多时自会找到这儿来。”
“是,师尊。”
百年光阴于仙人精怪而言不过须臾,日复一日千篇一律无聊得紧。这一日,金蝉子捧了本经书在菩提树下闲坐,慧叶立于一旁被暖阳晒困了,偷偷地打了个哈欠。金蝉子瞧见他眼皮子打架,摇头笑笑,温声哄他起来:“小叶儿别贪睡,一会儿还要你去迎客呢!”
“师尊恕罪,是谁要来呀?”慧叶揉揉眼睛,包子似的小脸儿被太阳晒得泛着两朵红晕。
金蝉子无奈道:“小呆子,先前不是还日日盼着他来嘛,怎么这会儿又忘了?就是那东边的石猴儿,现在想必已经来到山脚下了。”
“真的?!”听见猴子来了,慧叶一下来了精神,直看得金蝉子忍俊不禁,拿手指点点他额头,嘱咐道:“我已叮嘱山雀为他引路,你就在此等候,若是猴儿到了就将他领进洞来。”然后便起身回了洞府。
果然不出一炷香的功夫,就见到一只小猴追着引路的山雀连蹦带跳来到洞口。
“多谢仙雀!多谢仙雀!”石猴儿向山雀道完谢,转头看见童子打扮的慧叶,三步并作两步窜上前,先像模像样地作了个揖,而后张口问道:“小神仙,小神仙,敢问这里可是斜月三星洞嘛?”
慧叶绷着张包子脸点点头:“不错,此处正是斜月三星洞。灵猴儿还请随我进来吧,我家师尊让我在此等你。”
“真的?那就多谢小神仙了!”跟着慧叶进来洞府深处,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数不尽的静室幽居,直看得小猴子喜不自胜,忍不住这里摸一摸那里蹭一蹭,一会儿攀上房梁荡秋千,一会儿跳上佛台摸摸佛像的大肚子。
幼稚不识规矩的小猴一路上蹿下跳,平日里三分的路程足让他走了十分之久。金蝉子正端坐于瑶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