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平推的敌人,实力很强,甚至比秦霄这边都要略强一些。
只是天庭大军要防御的区域太多,无法将全部力量集结起来,才给了秦霄攻占常真国的机会。
但即便如此,在攻占常真国的过程中,秦军依然遭遇了极大的阻力。
一次次攻坚战当中,总是要有人抵挡天庭大军的反扑的。
不是徐晃,也会是别人。
事实上,除了被重点保护的两支骑兵团之外,其余军团的伤亡都很惨重。
只是徐晃、张郃、田单三人格外惨罢了。
在“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因为他们三支军团剩余的兵力最少,直接被抽调出来,补充到其它军团当中。
不过,徐晃也只是抱怨自己倒霉,并不是对秦霄的任命有什么抵触。
抱怨了几句,还是很干脆地去白起那报道去了。
秦霄手下的这些统帅,除了关羽、张飞之外,其余人的忠诚度都很高。
再加上秦霄一直很注意和他们相处时的方式,抗命这种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唯一可能的例外就是关羽、张飞了。
不过,有刘备这个“人质”在手,两人再怎么抵触,也得乖乖给秦霄卖命。
但也正因为如此,关羽和张飞两人的忠诚度一直提升不上来。
随着关羽、张飞立下的功劳不断增多,按照当初的约定,这一场伐天之战打完,两人积累的功劳说不定就足够换取刘备的自由了。
到时候,这“桃园三兄弟”如何安置,也是一件颇为让人头痛的事情。
秦霄在考虑着,是否要改变一下对他们三人的态度。
刘关张三人,除了刘备有些过于腹黑之外,秦霄对关羽、张飞两人的印象其实都是很好的。
关二爷自然不必多说,在华夏文化中,关二爷几乎成了信义二字的化身。
张飞虽然看上去有些蠢,只会一句“俺也一样”,但真上了战场,也是一名极为可靠的将军。
现在这种别扭的关系,秦霄能让关羽、张飞为自己效力,但却很难得到他们的真心认可。
甚至于,在秦霄不久之前和关羽的谈话中,后者隐隐透露出,一旦积累了足够的军功,赎回刘备的自由之后,他们有离开秦霄势力范围的打算。
虽然这只是关羽一个人的想法,但也让秦霄隐约有些不安。
秦霄不可能言而无信,答应的事情必须要做到。
一旦关羽和张飞积累够了军功,秦霄肯定会赦免刘备的“罪行”,还他们自由。
但,秦霄也不希望失去关二爷这一员猛将。
能统兵打仗、能率军冲阵、步战骑战双精,能攻又能守,这样全面的人才,即便在秦霄手下也不是很多。
何况,关羽和张飞联手的时候,还有某种加成效果。
不过,在一开始就有些“扭曲”的主从关系之下,要如何才能让关羽、张飞二人真正归心,也是一件颇为让人头痛的事情。
纠结了好久,秦霄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只能暂时将此事放下。
反正再快,至少也要到这次副本结束之后才需要面对这个问题。
至少在这次副本之内,关羽、张飞两人,还是很可靠的帮手。
……
随着大秦、天庭两方十分默契地休战,战争的节奏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
天庭一方在暗中加紧征兵,同时准备着唤醒一个个沉睡的强者。
大秦这边,秦始皇负责后勤,秦霄负责练兵,倒也配合的十分默契。
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大秦世界送进天界,再在新边城分门别类,或是直接送到各处驻军营地,或是送去工坊加工。
常真国外围,一道防线已经渐渐有了雏形。
虽然简陋,但却将最外围的数座城池连接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若是天庭主动进攻,必然会遭遇迎头痛击。
修筑防线这个举动,其实已经是在明示天庭那边,大秦不打算在短时间内开启第二轮大战。
于是,双方的“默契”再一次加深。
天庭大军后撤数十里,同样开始修筑防线,似乎想将大秦的军队围困在常真国。
秦霄没有去管天庭的动作。
传送门所在的平原十分辽阔,天庭再有钱,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修筑起一道长城,将整个平原都封锁起来。
常真国这边被困住,大不了从其它防线进军就是。
虽然两边停战,但斥候的交锋反而愈发激烈。
双方都在拼了命地刺探情报,试图掌握更多的信息。
战争是一场不透明的游戏,在秦霄的视角,天界的地图几乎全部都是黑色,根本不知道那些被“战争迷雾”笼罩的区域之中,天庭在做些什么。
反过来也是一样。
广袤的平原,以及常真国内,都成了天庭一方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