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24章 这只是一个开始

+A -A

,编练成军。

    哪怕六阶的军队,在大秦和天庭的交锋中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凑凑人数也是好的。

    一些不重要的边缘战场,完全可以让这些“异族”军队去接管。

    秦霄又用【短程通讯装置】联络了秦始皇。

    后者的想法虽然不如白起那么暴力,但却也认为,应该将这些天界原住民全部贬为奴隶。

    无论是充军也好,送去做开矿的主力也好。

    只要派遣少量军队看管,就能凭空得到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既然是奴隶,那自然是每天工作十个时辰,只能喝两碗稀粥,若是完不成任务,连稀粥都没得喝。

    若是累死饿死,便算是他们命不好,该死。

    “奴隶……”

    秦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

    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抓捕奴隶了。

    最后一次抓捕奴隶,还是在第一次进入大秦副本的时候。

    后来,因为人口额度提升的太快,几万几十万的奴隶,这点劳动力已经不缺了。

    除了在战场上投降的俘虏,依旧会按照“惯例”送去挖矿之外,秦霄已经连续几个副本世界都没有主动去抓捕奴隶了。

    不过,不得不说,收编为奴隶,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身强体壮,能够达到六阶标准的,直接编为奴隶军。

    其余的人口也能充当劳动力。

    无论是种地还是挖矿,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活计。

    至于奴隶是否会反抗、逃跑之类的问题,也并不难解决。

    神秘基地的洗脑功能,再加上少量军队的看管,就可以将出现麻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关于这个决策,反对的声音并不多,也不强烈。

    于是很顺利地执行下去。

    一次性给数百万人洗脑稍微有些麻烦,足足花了半个多月才搞定。

    不过花费的人口额度,也就相当于半天的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常真国”里的各类矿脉有不少,尽管产量不算大,但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前线大军只要没有太大的消耗,一些装备损耗都可以就地解决,不再依赖于大秦世界的补给,对后勤方面的压力有很大的缓解。

    倒是粮食,短时间内依然还得依赖大秦世界那边的补充。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大的麻烦,秦霄在大秦世界那边留了大量会制作兵粮丸的工匠,将食物制作成兵粮丸再送到天界来,运输的负担大大减轻。

    几千人的运输队,运送兵粮丸,就能满足上百万大军的消耗。

    攻占常真国之后,秦霄和秦始皇商议了一番,没有立即展开下一轮的扩张,而是准备先消化掉这块地盘,并借助秦霄的神秘基地,将兵力恢复到一定规模之后,再和天庭开战。

    秦霄不知道的是,因为自己几次从大秦世界“增兵支援”,天庭一方已经调高了大秦的威胁等级,短时间内接连通过了第二、第三次扩军计划。

    虽然后两次的规模要比第一次小很多,但对新军的质量要求却极高,直接对标常备军“四部天兵”。

    天庭并不知道,大秦世界“增援”过来的两批【血镰军】,都是在这短时间内新练出来的。

    他们还以为这是大秦数百年积累的“底蕴”。

    这看上去源源不绝的增兵,似乎有些吓到天庭了。

    让他们不得不启动一轮又一轮的扩军计划,以应对大秦的威胁。

    而在战略方面,天庭的基调依旧是防御、拖延为主,等待新军练成。

    与此同时,天庭也开始全面搜刮各种珍稀宝物,做好了准备,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强行唤醒那些在八百年前的大战中就重伤沉睡的存在。

    尽管,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伤势更重,甚至永远失去恢复的可能。

    但若是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自然顾不得那么多了。

    再坏的后果,那也是以后的事。

    眼下,自然还是先活下去最为重要。

    不过,天庭的种种布置,都需要时间。

    或许是巧合,又或者是其它。

    总之,大秦和天庭,两方不约而同地决定将开战的时间延后,专注于积蓄实力,迎接下一轮大战的爆发。

    而偏偏,双方对此都一无所知。

    仅仅只是隐约从对方的动作上察觉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氛。

    这种气氛的名字,叫做“风雨欲来”。

    ……

    新边城,秦始皇和徐福已经转移到了这里。

    除了领兵在外驻守的将领之外,大秦一方,以及秦霄这边的高层,基本上都长期停留在新边城内。

    城外,是一望无边的农田。

    天庭的主食和大秦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是小麦。

    只是,在天庭的特殊环境之下,这里的小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