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24章 这只是一个开始

+A -A

麦发生了某种变异,或者说“进化”。

    不但产量更高,而且富含超凡者所需的特殊能量。

    若是长期食用,对超凡者的修炼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甚至能极小幅度地提升普通人进阶为超凡的概率。

    也就是让没有【超凡种子】的普通人,获得这样的特性。

    当然,这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每几万人当中,才会有这么一个幸运儿出现。

    这还是在长年累月食用“灵麦”的前提下。

    这里的“长年累月”,至少是十年起步。

    但效果再差的超凡食物,也不是普通食物能够比拟的。

    至少,喂饱一个超凡者所需要的食物数量会减少许多。

    一名七阶士兵,若是吃普通的食物,每天至少需要吃掉七八斤面条才能吃饱。而换成灵麦磨成的面粉,只需要一两斤就够了,差不多五倍的差距。

    也就意味着在相差无几的产量之下,灵麦可以养活更多的军队。

    常真国的城池虽少,但土地却很多。

    大量的村庄零星地散落在广袤的领土上,所有的耕地全部利用起来,足以养活上千万人口。

    天庭大军撤离之前,对这里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初步开始恢复生产。

    若是想要完全恢复,至少也得半年以上。

    不过,天界的规则特殊,并无四季变化,和主世界一样,没有所谓的“播种季”一说。

    因为气候常年不变,任何时候播种都没有影响,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很短。

    如果不是大多数作物必须要轮耕以保证土壤肥力的话,同样一片土地,至少能比普通世界多养活三四倍的人口。

    光靠天界原住民,劳动力是严重不足的。

    秦霄额外召唤了两百多万人,以保证生产。

    其余的人口额度,除了一小部分用在工匠、医生等后勤职业之外,全部都召唤成了兵源。

    最先补充到满编的依旧是【血镰军】,单纯从人口额度的角度来考虑,【血镰军】的性价比实在是太高了。

    然后是【岳家军】、【陷阵营】、【先登死士】等等同样廉价,但有着满编数量限制的兵种。

    剩余的人口额度,秦霄全部给到了【秦之锐士】。

    三个月的积累下来,扣掉其它各种平民、后勤、兵种的消耗之外,合格的【秦之锐士】兵源仅仅只有六万人,还不够一个零头。

    不过,若是没有新的大战爆发的话,【秦之锐士】可以以每月三万多人的速度补充,一年下来就是三十多万。

    这么算起来,爆兵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之所以觉得慢,只是因为和【血镰军】对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在【秦之锐士】的规模补充起来之前,因为战损太大的缘故,好几个统帅手中的兵力都被打光,秦霄干脆将他们编入【血镰军】当中,给白起做副将。

    白起的指挥上限是五十万人,但光靠他一个人,是无法让五十万大军全都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的。

    指挥五十万大军作战,对精力、注意力的消耗极大,白起只能专注于一部分战场,而在关注不到的地方,就只能给一个大致的目标,让士兵们自由发挥,能打成什么样全看运气。

    其实,这也是几乎所有统帅都会遇到的问题。

    不是每一个人都像韩信那样,多多益善,有多少兵力都能指挥得过来。

    哪怕是SSS级的统帅,最佳的兵力配置也就是十万人。

    超过这个数字,依旧能协调得过来,但战力却会有不可避免的下降。

    假设指挥十万人的战斗力是100的话,指挥五十万人,战斗力可能就只有300或者400。

    不过,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增加“副将”来改善的。

    让其它统帅以副将的身份协助白起指挥某处分支战场,便可以很好地改善“管不过来”的缺陷。

    但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每一个顶尖统帅,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如果不是兵力损耗太大,没有那么多兵给众将分配的话,秦霄也不会奢侈地给白起的军中配备足足三名高水准的“副将”。

    ——徐晃、张郃、田单,三人手中的兵力几乎打光,剩下的那点已经不足以支撑独立作战,只能补充到其它军团当中去。

    当然,等到补充了足够多的兵力,他们三个还是要单独率领一支军团的。

    不过在那之前,先在白起手下凑合一下,也算是权宜之计。

    张郃和田单都没什么表示,在哪打仗都一样,功劳也不会少了他们一丝半点。

    倒是徐晃有些不太高兴。

    好不容易从张郃手下出头,得到独自领兵的机会。

    但没打几个月,自己手下的兵力就在战场上拼光了。

    这当然不是徐晃的能力有问题,而是战局需要。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