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17章 军神廉颇

+A -A

    想要控制一个月以上而不被秦霄这边注意到,那就完全不可能了。

    秦霄思索片刻,认同了孙权的观点,继续问道:“除了水攻呢?”

    “火攻也不可能。之前三天三夜的大火,赵军手中的猛火油即便还有,余量也不会太多,不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的火攻。”

    开口的是司马懿。

    一条数十里长、数百米宽的“火焰隔离带”,耗费的燃料量是非常恐怖的。

    秦霄计算过,就算将整个秦国的猛火油库存全部拿出来,也不够这么浪费。

    赵军用这种方式争取三天时间,值不值得暂且不说,手中的猛火油储备肯定是见底了。

    正如司马懿所说的那样。

    他们即便还有猛火油,也不会太多。

    想要支持一场大规模的火攻,几乎不可能。

    除非他们能凭空变出海量的猛火油来。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燃料方面的问题。

    要发动火攻,最难的不是燃料,而是执行。

    至少秦霄是想不出来,在这种环境下,赵军要如何执行,才能将己方的大军引入一个合适的陷阱之中。

    其他人也认同司马懿的判断,觉得赵军采取火攻策略的可能性不大。

    “这地形……”

    商鞅凝视着地图,眼中满是疑惑:“长平地势并不复杂,不利于大军隐蔽,若是伏击……”

    长平一带,严格来讲并不算平原,地势还是有一定起伏的。

    在长平东、西两侧,各有山脉,不过中间这块地方起伏并不大,说是平原也无不可。

    赵军的防线,就在丹水以东、太行山以西这段区域之内。

    “报!”

    忽然,传令兵闯了进来,大声报道:“在东方三里外、北方十里外,均发现赵军行踪,人数暂未确定,但至少以万计!”

    这是斥候发现了敌军行踪,赶来汇报情况了。

    商鞅连忙看向地图,在传令兵提到的地方做下标记。

    “报!”

    还没来得及讨论,又有传令兵赶来汇报:“南方八里外,发现赵军行踪,看旌旗,人数三万至五万之间!”

    “报!”

    ……

    一个个传令兵,像是约定好了一样,先后赶来汇报敌情。

    没过多久,地图上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标记。

    “主公。”

    商鞅丢掉手中的笔,看向秦霄,笑道:“你看赵军这阵型,像什么?”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若是用线串联起来,就像是一张大网,欲要将秦霄这支部队圈起来。

    秦霄也笑了,看向商鞅,反问道:“你信吗?”

    若是换成赵括,秦霄不会怀疑什么。

    赵括的脑子,确实干得出这样的事来。

    但廉颇……

    他会明知兵力处于绝对的劣势,还要和秦霄硬拼吗?

    就算这排兵布阵,看起来有些像是诱敌深入的陷阱。

    但本质上,依然是硬拼。

    如果不考虑其它,单单只看地图上赵军的位置,思路其实相当的明显。

    以剩下的几道防线为基石,让秦军无法从中路突破。

    然后再从两侧夹击,截断秦军的撤退路线。

    这种思路,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问题。

    但现在,赵军刚刚经历了一场败仗,不但丢掉两道防线,还折损了至少四五万人。

    赵军最多还剩下二十万兵力,秦军却有百万大军。

    以一打五,还想玩主动包围?

    商鞅摇头道:“廉颇用兵以稳健为先,绝不会犯下如此错误。”

    “所以,你觉得廉颇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秦霄看向地图,有些搞不明白:“还有,他是如何骗过我军斥候的?”

    虽然看出了廉颇这一招必然是陷阱,但这两个问题,秦霄依然想不通。

    廉颇的真实打算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他是如何骗过自己这些斥候的?

    不惜代价争取了三天的时间,这三天里,他究竟做了些什么?

    秦霄不会小看廉颇。

    在历史上,廉颇用兵突出一个稳字,但这不代表他不会使用什么计谋。

    到了廉颇这个档次,任何一名统帅,都不会缺乏各种奇谋诡计的能力。

    平时不用,是没必要。

    但是,一旦用出来,绝对有改变甚至是逆转战局的能力。

    别看现在兵力对比是一比五,论起真正的战斗力,差距只会更大。

    但若是不小心踩进廉颇的陷阱里,就算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数十上百万规模的大战,人多确实有优势,但这个优势并没有大到让人可以安枕无忧的地步。

    以少胜多的例子,在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

    秦霄绝不希望自己变成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