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17章 军神廉颇

+A -A

下一个“反面教材”。

    “第一个问题,鞅,不知道。”

    商鞅摇了摇头,又说道:“但第二个问题,鞅,似乎有些眉目。”

    第二个问题,是指“廉颇如何骗过斥候”。

    秦霄敢百分之百肯定,赵军的真正兵力布置,绝对不是斥候打探到的这样。

    也就是说,自己派出去的斥候,完全被廉颇给骗了。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情。

    “哦?”

    秦霄追问道:“快说说,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地方确实有赵军,否则斥候也不是瞎子,明明没有人,非要说有人。”

    商鞅先说了一句,而后又立即道:“问题应当是出在人数上。斥候对赵军的兵力人数判断有误!而且误差还很大!”

    “不错,理当如此!”

    郭嘉点头道:“一般情况下,军中斥候判断敌人人数,绝不可能是一个个去数。通常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判断,其一,看列队阵型,从列队规模来推算。其二,看旌旗数量。其三,看营地大小。”

    秦霄跟随大军行军打仗这么多年,对这方面也有所了解。

    斥候侦查的时候,遇到敌军,不可能一个个去数人头,根本数不过来,只能靠目测估算一个大概。

    这个估算,常见的方式就是郭嘉说的这三种。

    第一种没什么好说的,若是整齐的阵列,有经验的斥候都可以大致估算出对方的数量,而且误差不会太大。

    但,如果敌人没有列阵的话,就只能通过旌旗、营地来推算了。

    一般的军队,对旌旗都有一定的标准,什么制式的旗帜对应什么规模的兵力,只要数一下旌旗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敌军的人数。

    营地的规模也是如此,一个兵营住多少人,都是有定数的。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这些东西也不是不能改变。

    尤其是需要误导敌军的时候。

    秦霄想了想,试探着问道:“若是赵军隐藏起来,不列队,斥候便无法通过阵列规模估算。而旌旗数量,营地大小,都是可以造假的?”

    “不错。”

    郭嘉点头道:“若我所料不错,赵军便是增加了旌旗数量和营地规模,实际驻军绝对没有那么多。只是不知道,他们把多出来的人手藏在哪了。”

    “也未必是藏在外面。”

    庞统插话道:“可能某些地方的人比我们猜测的要少,而有些地方???人,比我们猜测的要多。比如这里,这里。若是赵军在这两处囤积重兵,我们却以为他们只有几千人,猝不及防之下,定然要吃大亏。”

    说着,庞统在地图上点了几下,又道:“这只是举个例子,实际可能的变化有数十种,我们很难全部都针对性的做出防备。”

    

    “这是阳谋啊……”

    经过几人这么一分析,秦霄看懂了廉颇的意图:“就算我们知道他们在哪,但不知道每一处具体有多少人,就难以做出妥善的防备,必然会有漏洞可以被赵军利用……”

    “这廉颇!”商鞅感叹道:“不愧是一代军神,果然不好对付。”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