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17章 军神廉颇

+A -A

用得上的时候。

    这一等,就是两个多月。

    天知道廉颇从哪弄来的这么多猛火油。

    足足消耗了两个多月,赵军的猛火油库存,依旧有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

    在这两个月里,秦霄一方仅仅只攻破了六座城寨,都是趁着赵军的物资消耗过大,还没有来得及从后方补充的时候突袭成功,毁掉了城寨。

    但,突袭失败的次数更多。

    若是光靠这种慢慢磨的办法,还真有可能被廉颇拖死在这。

    不得不说,长平这块地盘,被廉颇经营得太稳了。

    整个丹水东岸,密密麻麻的城寨、壁垒,几乎看不到尽头。

    想要轻松地击败赵军,最好的办法不是在这里和赵军死磕,而是引诱赵军主动出击。

    一旦脱离了这些防御工事,在平原野战,赵军便会失去自己的优势,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但廉颇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此时赵奢也还活着,他很清楚自己的儿子有多废物。

    就算赵王犯蠢要用赵括取代廉颇,也会被赵奢给拦下来。

    在廉颇的主持下,赵军必不可能轻易冒进,只会稳扎稳打,拖以待变。

    秦霄这边,要么也和对面一样拖着,等张辽、乐毅那两路大军打出优势来。

    要么,就只能硬闯丹水东岸的防御阵线。

    秦霄选择的是后者。

    经过这段时间的“引诱”,赵军以为秦军没有远程火攻的手段,开始在前线的城寨、堡垒之中大量囤积猛火油等防御物资。

    超过十万工匠合力,积攒了两个月,秦霄已经积攒了两千多台投石车。

    这一轮进攻,秦霄直接将两千多台投石车全部放了出去,同时攻击赵国最外围的防线。

    秦国那边,大量的猛火油也已经送到前线,配合这一次的行动。

    和赵国一样,猛火油用陶罐盛装。

    不过,为了追求最大射程,秦霄没有选择用火箭引燃的方式,而是在陶罐上贴上起爆符,由随军的忍者负责引燃。

    投石机的射程取决于抛投物体的重量。

    若是上百斤的巨石,只能投出一两百米远。

    换成最多不过两三斤的陶罐,投出上千米也不在话下。

    除了少数擅长弓箭的武将之外,一般的士兵,用箭矢根本射不了这么远的距离。

    这也是赵国安心在城寨中囤积猛火油的原因。

    他们在城头上居高临下,射程要比秦霄这边更远。

    秦霄这边的弓箭手,根本靠近不了城寨的范围,就会被猛火油逼退。

    想要用火箭引燃城寨内囤积的猛火油,根本是痴心妄想。

    何况,囤积猛火油的地点肯定是有着严密的保护,不可能就那么轻易堆积在空地上。

    即便有武将出手,火箭射进城内,最多也是伤人,不可能引燃猛火油的仓库。

    但他们却没想到,秦霄这边压根没有玩弓箭的打算,直接上了投石机。

    而且投石机的质量,还要比赵军更好,射程更远。

    咔!

    一名士兵挥动斧子,砍断投石机上绷紧的绳索。

    在反作用力下,固定在投石机上的陶罐抛飞出去,划过一道漂亮的抛物线,落向远处的赵军城寨。

    陶罐的密封并不严密,在半空中就有黑色的猛火油滴落下来。

    不过这并无太大的影响。

    陶罐的外侧,贴着一张正在发出刺眼火光的纸片。

    就在陶罐坠落到接近地面时,轰的一声巨响。

    起爆符爆炸,将陶罐炸得四分五裂,同时引燃了内部的猛火油。

    在爆炸的冲击下,猛火油爆成一团巨大的火球,落向地面。

    轰!

    轰!

    轰!

    整个城寨内,短短时间里,响起了无数爆炸声。

    一团团火球从半空中坠落。

    好像流星一般,落在城墙上,地面上,甚至是士兵的身上。

    一个个赵军士兵没来得及躲闪,或者说完全没有躲闪的空间,直接被燃烧着的火焰砸中。

    粘稠的火焰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将士兵大半个躯体包裹进去。

    熊熊火焰燃烧,士兵凄惨地哀嚎着,拼命挣扎、打滚,试图扑灭火焰。

    但,这可是石油。

    极高的粘稠度,一旦沾染上,便极难挣脱。

    在绝望的挣扎之中,一个个士兵的哀嚎声慢慢低落下去,逐渐失去了声息。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城寨内就变成了一片火焰炼狱。

    这一幕,不仅仅只发生在一座城寨内,而是在丹水沿岸的上百座城寨内同时发生。

    忽然,大地好似震动了起来。

    一团直径数百米的巨大火球升腾而起。

    下一刻,一声巨响传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