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怅然地说道:“你就当我是惜才吧。你有王佐之才,若可得你全力相助,要取天下,至少能省下十年时间。何况,我的志向远远不仅于这小小的东汉十三州。人才,尤其是宰相之才,可不是那么好遇到的,难得有一个,我哪舍得轻易就杀了?”
这番话,正是秦霄的心态写照。
明知道荀彧很难对自己效忠,却舍不得杀,就是因为惜才。
一般的人才,像华雄之流,秦霄并不是很在意。
对方愿意投靠、效忠,固然是好事。
不愿意,那也没什么,杀了也不心疼。
但SSS级的文臣,哪怕是这人杰遍地的三国世界,也很难找得出几个来。
诸葛亮、司马懿、周瑜,应该都能达到这个标准。
至于其它人,恐怕大概率是达不到的。
毕竟这是更偏向于“演义”的世界,文臣和谋士是分开的两个职业。
像荀攸、郭嘉这些人,都是SSS级的谋士,但在文臣方面,就要差了许多。
“这……不管如何,多谢秦侯看重。”
听出秦霄话里的真诚,荀彧顿时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平日里的口才也不知道哪去了,憋了半天,只憋出这么一句驴唇不对马嘴的道谢来。
沉默了一会,荀彧开口问道:“阁下可有证据证明你来自未来?”
“我证明不了这个。”
秦霄摇了摇头。
就算提出几个预言,到时也如实发生了这些事,也很难证明,到底是秦霄本来就知道这些“历史”,还是有着超凡的战略眼光,能够根据种种线索做出“预判”。
预知未来这事,本来就不可能证明。
要有证据能证明这个,我还搁这和你扯这些?
扯着“明知未来”的旗号,我能骗……啊呸,我能招揽来多少顶尖的人才?
到时候还缺你……
哦,不对,荀彧这个级别的,那还真缺。
咳咳……
“既然如此……”
荀彧思索了好久,叹息一声,道:“空口无凭,请恕在下无法相信秦侯所言非虚。”
“不过……”
秦霄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我可以给你演示我的另外一项能力,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但,此事事关重大,若是你看了,除非你愿意为我做事,否则我不可能让你离开长安。”
迟疑了几秒钟,秦霄又改口道:“算了,我也不瞒你,像你这样的人才,无论你是否知晓我的什么秘密,我都不可能让你离开长安,去投奔别人的。一旦你与我为敌,威胁就太大了。”
“这……”
荀彧不由苦笑,原来被人极度的重视,也会有这种“副作用”的吗?
但偏偏,秦霄虽然是在“威胁”,言辞之间却都表现出对他的重视,这又让荀彧无法发作。
“既然如此……”
荀彧干脆放平心态,道:“既然怎么都走不了了,关于秦侯所说的‘秘密’,在下还是颇为好奇的。”
“你既然打听过我的事,想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秦霄看向荀彧,问道:“你可曾注意到,关中的人口数量有异?”
“确实如此。”
荀彧点点头,说道:“据我所指,关中近年来并不好过,连番遭遇天灾人祸,人口锐减。虽然董卓迁都时,迁移了一批人口过来,但整个关中的壮丁应当在七八十万上下,最多不超过百万之数。”
荀彧计算的不是总人口,而是只计算“壮丁”的数量,比起“总人口”来,自然要少上许多。
如果不算秦霄召唤出的人口的话,整个关中的壮丁数量,大致就是在八十多万,和荀彧的预估基本相当。
仅仅只从这一个数字上,就可以看出荀彧在内政方面的才华。
别看只是预估一个壮丁的数量,要做到这一点,可没那么容易。
尤其是在统计条件非常不发达的这个时代,必须要对人口、工业、农业、商业等等极为的了解,还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功底,才能做到凭借一些外部的数据,大致估算出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
“只是……”
荀彧又露出疑惑的表情,说道:“据在下所见,单单只是长安一地,壮丁数量就已经超过百万之众。莫非秦侯将关中百姓全部迁入长安?这有些说不通。”
关于人口异常这个问题,荀彧有注意到。
但如果秦霄不主动提起,荀彧顶多在私下里打探、调查,不会和秦霄来讨论这个问题。
当然,现在是秦霄主动提出来的,那就无所谓了。
“现在不算军队的话,整个关中的总人口在三百六十多万,其中壮丁的比例在三分之二左右。”
秦霄并未卖关子,直接将数据告诉了荀彧,而后继续道:“至于军队方面,我麾下有四十五万精锐大军,除了一小部分是原来董卓的麾下,其余都是我自己的兵。”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