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但诸侯割据之势已成。若秦侯能练出一支百战精兵,征战四方或许不难。但想要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
说着,郭嘉微微摇头,道:“秦国一统天下,亦是用了七代人的时间。即便秦侯麾下人才济济,又可在先期借助汉室正统之名义,恐怕也难以在数十年内完成此大业。除非……”
秦霄好奇道:“除非什么?”
郭嘉看向秦霄,带着一丝试探,一字一顿地说道:“除非,秦侯会撒豆成兵,凭空变出数十万,乃至百万大军出来!”
秦霄心里一惊。
郭嘉这么说,莫非已经是猜到了什么?
虽然秦霄没有刻意隐瞒,但通过神秘基地召唤人口这件事,秦霄也没有主动宣扬过。
甚至就连每次召唤人口,都只安排自己的死忠嫡系官员负责安置,没有让别人插手过。
虽然说,时间长了,消息肯定瞒不住。
但短时间内,应该还不至于传得满天下人尽皆知。
郭嘉进入关中才多久?
若是连这一点都猜到了,那未免也太恐怖了些。
这,就是SSS级谋士的水平吗?
贾诩当时似乎并未表现出来这等恐怖的判断力。
不过,再仔细一想,贾诩的性格更偏向于明哲保身,即便看出来了,恐怕也不会说破。
这样一来,倒也容易理解。
秦霄的心思飞快转动着,思索了片刻,秦霄并未隐瞒,坦言道:“奉孝猜得不错,我确实有办法快速征集壮丁、兵源。其中详情请恕我现在还不能透露。若是奉孝肯与我共谋大业,到时绝不会有分毫隐瞒。”
“若是如此,秦侯想以武力平天下,难度便小了许多,只需要考虑如何练兵,以及如何养活这些人口便是。虽然这其中依旧有许多困难,但从大的方向来说,是可以完成的。”
郭嘉识趣地没有追问,仅仅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而后,郭嘉继续说道:“秦侯第二问,谋交、谋战之抉择……若依在下所言,秦侯当取巴蜀、中原两地。如此,再加上关中,天下三大粮仓尽入手中,一统天下便指日可待!若是兵力不足以取两地,则我以为……”
沉吟片刻,郭嘉继续说道:“巴蜀易守难攻,重要性当在中原之上。且比起中原大小无数诸侯,益州牧刘焉也是个更好捏的软柿子。”
进兵巴蜀,占据这片大粮仓?
这和秦霄先平定北方的战略略有不同,但仔细一想,若是不考虑从各路诸侯手下抢夺人才的问题,仅仅只从土地和人口的角度出发,先打刘焉,确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北方的诸侯实在太多了,若是要东出中原,一路打过去,大大小小诸侯数十家,虽然是一盘散沙,但集合起来的力量也不可小觑。
尤其是曹操、袁绍等人,都是比较难缠的家伙。
反而若是南下打刘焉,在众多诸侯之中,这算是一个比较好欺负的对象。
所谓柿子要挑软的捏,何况刘焉又坐拥巴蜀这片广袤的粮仓,打下来之后收益很高。
唯一的麻烦是出兵的线路方面,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在如今这个时代可谓是家喻户晓。
不过,单单只是进兵线路的困难,总归是能够想办法解决的。
进入巴蜀的线路虽然难走,但却不止一条,只要解决了行军路线的问题,打下巴蜀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这么一想,其实南下打刘焉,是比东出中原更好的策略。
当然,具体是否要改变既定的策略,也不是郭嘉几句话就能说服的,要看未来的形势发展。
目前,秦霄在对外扩张的重心还是在凉州。
等到凉州平定之后,至少要等到明年开春,秦霄才会发起下一波军事行动。
到时候是东出打到洛阳去,还是南下进兵巴蜀,就要看到时的形势了。
秦霄点点头,算是认可了郭嘉的答复,而后又用期待的目光看向郭嘉。
前两个问题,郭嘉的“答案”虽然并未完全达到秦霄期待的水平,但足以体现出郭嘉的能力来。
这最重要的第三个问题,秦霄非常希望,郭嘉能给自己一个建议。
甚至哪怕只是一个思路。
“至于这第三题……”
郭嘉摇了摇头,失笑道:“文若毕竟是我的好友,我岂能背后设计于他?秦侯有言在先,我只需答任意一题即可,而我答了两题,这第三题,就不答了罢。”
秦霄有些失望,但却很快调整好了心态,笑道:“既然奉孝不愿答这第三题,那就算了。”
顿了顿,秦霄继续道:“我等下还要与荀彧相谈。奉孝若是不介意,待我见过荀彧之后,在府上设下私宴,一同痛饮一番?”
郭嘉和戏志才两人,都有未来魏晋名士的做派,喜欢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
秦霄提出这个邀请,也是为了拉近关系。
郭嘉略一犹豫,便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