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15章 两个人的战争(xia)

+A -A

芙蕾尔战斗一场,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但却突然出了计划外的“第二场战斗”,结果两人在外面呆了足足一天一夜才返回。

    芙蕾尔倒还罢了,秦霄失踪一天一夜,要是传出去,引起人心动荡都是轻的。

    当时冲动之下没考虑那么多,此时想起来,还是有些过于草率了。

    一回来就有人找上门来,秦霄也有些担心,不会是自己失踪的事传了出去,真的引发了什么动荡吧?

    来人是府上的管家。

    不是刘福,而是在这个世界中新招募的管家,名叫陈桥。

    主要是进入副本世界的时候没想到,这个世界的跨度会这么长,所以像是什么管家、厨子之类的都没带。

    但现在稳定下来之后,秦霄还是花费了一些人口额度,招募了一批“下人”来帮助自己打理一些生活上的琐事。

    秦霄又不是苦行僧式的人物,既然有了资本和地位,该享受的,秦霄还是会去享受的,顶多只是不会过分沉迷于享受罢了。

    “领主大人,您可算回来了!”

    陈桥脸色有些焦急,拿出一叠文件,递给秦霄,道:“这是商鞅大人昨日命人送来的,请领主大人过目。商鞅大人还说,最上边这份文件,需要领主大人尽快批复。”

    “我知道了。”

    秦霄接过文件,顺口问道:“我离开的事没传出去吧?”

    “小人不敢!”

    陈桥吓了一跳,连忙道:“昨日领主大人失踪,小人立即封锁了消息,只请府上护卫暗中打探……”谷

    “行了,不用那么紧张。”

    秦霄摆摆手,道:“把人都撤回来吧,其它的事等会再说,我先看完这些。”

    秦霄没有和陈桥解释昨天的去向。

    一来,这种事不太好开口。

    二来,作为上位者,也没必要任何事都向属下解释。

    有时候,有一些秘密,反而更有利于保证属下的忠诚度。

    打发走陈桥,秦霄开始翻看商鞅送来的文件。

    最上边一份,是关于《招贤令》的最新进展。

    秦霄看了几眼,露出惊喜的神色,下意识地站起身,自言自语道:“荀彧入关了?!不行,我必须得想办法把他留下来!”

    看到荀彧入关的消息,秦霄顾不上再看其它的文件,当即就要出门。

    临出门时,又发现自己身上衣服破破烂烂,一身脏兮兮的样子,又连忙去洗漱一番,换了一套衣服,这才驱车赶往长安。

    路上,秦霄将其它几份文件也大致翻了翻,都是些日常的汇报,没有太过重要的东西。

    真正重要的信息,其实就只有一件事:荀彧入关。

    商鞅之所以留意到这个人,还是因为刚刚进入副本,在冀州的时候,秦霄特意要求岳飞留下一批人手,打探冀州当地一些著名的文臣武将。

    当时,秦霄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了赵云的身上,但却也提到了冀州出身的文臣武将。

    当然,荀彧并不算是冀州出身,而是颍川人,只是当时因为董卓暴政,辞官之后举家迁往冀州避难。

    当时秦霄只是随口一提,商鞅却是记住了秦霄提到过的这几人。

    在遵循《招贤令》而进入关中,在“招贤馆”登记的名单中看到荀彧的名字之后,商鞅便立即将这个消息上报给了秦霄。

    荀彧,可以说是曹魏最大的几个功臣之一。

    他在内政、战略方面的建树,在整个三国时代的文臣当中堪称顶尖。

    如果只比较这两个方面,整个三国时代所有的文臣当中,荀彧最起码可以做到保三争一。

    除此之外,荀彧的“人脉”也非常广泛,曹操麾下的很多重要人才,都是被荀彧推荐而后出仕。

    比如荀攸、郭嘉、戏志才等等,都是来源于荀彧的推举。

    另一方面,荀彧又是一个悲剧色彩十分强烈的文臣。

    后世公认的,如果说要在三国中后期,找到一个真正忠诚于汉室的文臣武将,非荀彧莫属。

    后来曹操称魏公的时候,荀彧就坚决反对,认为“汉朝除王莽逆贼外,从无封公之先例”,曹操这么做,是有自立之心,是为不忠。

    反对无效之后,荀彧选择了服毒自尽而亡,为汉室“殉葬”。

    对于这样一个一心一意忠于汉室的忠臣来说,借助汉献帝的名义,让荀彧为自己出一份力,这不难。

    难的是,如何让荀彧能够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干。

    如果是其它人,哪怕是忠于汉室的“保皇派”,秦霄也没那么担心。

    绝大多数人的忠诚,无非是因为背叛的价码不够罢了。

    只要没有达到“死士”的级别,也就是95以上的忠诚度,秦霄都有一定的把握拉拢。

    至少是有尝试的机会。

    但,荀彧对汉室的忠诚,却绝对是达到了95以上,愿意心甘情愿为汉室而死的地步。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