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四百七十五章 问策于卒,收获累累

+A -A

整之阵,反击散乱未成阵之入城敌军。

    其二,为攻城法。出城门洞入城之际,我攻城士必然队形散乱不堪,此时切忌盲目求成,应暂做整队,聚拢人手,排齐阵势,抱阵再行。

    其三,为长兵弓弩攻城之必要。破门队需带长兵弓弩,长兵弓弩之卒,其手中之盾,入城丢弃。

    这是由普通士卒贡献了一条想法之后,李孟羲扩展和总结的战策。

    “二十贯!”回过神来的李孟羲,高声说道。

    前边都是三贯,突然二十贯,百夫长们瞬间侧目。

    李孟羲自顾埋头写东西。

    刘备很有默契的,嘱咐身后亲兵,包十一斤粮食,十斤单包,一斤另包。

    一旁,张飞很是不爽,那是明明有了绝妙想法,正要说出来收获一片赞许的目光,却被人抢先了那种不服。

    不管张飞如何想。

    如果说之前,张飞不甚看的起普通士卒,那么此之后,张飞不得不承认,小卒子他娘的也十分聪明。

    李孟羲一阵动笔,把东西写完,他期待的看着面前百夫长,方才得了攻守战法三条,今日聚拢攻城士以集众人之志,已不虚此行。

    李孟羲问百夫长,还有何建言?

    百夫长想了一下。

    “碗,俺队里有人碗破了。”百夫长说。

    这……

    好吧,也算是问题。

    陈年旧问题。

    老早,早在招抚黄巾流民的时候,李孟羲就发现,流民穷的吃饭的碗都没有。

    因而,他令木匠营杂活木匠,一直在做碗。

    军中现在还是缺碗,但问题早就解决了。

    前一条建言有多惊艳,这一条就有多普通。

    无奈,李孟羲只能,还是千金买骨,三贯钱。

    三贯钱不多,有这三贯钱做引,得了赏赐的士卒,下次更加用心的想问题,说不得下次就贡献了一条很有价值的建议,那就赚了。

    三贯钱,买一条战策,天下间没多少比这个更赚钱的了。

    再往后,百夫长们再无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建议。

    就到最后一人了,李孟羲本以为,今天也就到这里了。

    没想到最后了最后了,又得到一条极有价值的建议。

    最后一名百夫长看着陌生,陌生是因为大多数老百夫长,李孟羲都眼熟,这最后一名,不认得,应该是新升上来的。

    “俺弟给烫住了,”百夫长上来就是一句,百夫长看着李孟羲,“下回攻城,能给个草帽不?”

    李孟羲稍有些迷茫的看着陌生百夫长,烫着应该是被城头金汁烫到了。

    草帽?

    草帽能防金汁?

    李孟羲目光转向刘备,目光带着问询。

    刘备头仰起,沉思模样,一会儿后,“草帽……倒能防金汁。”刘备微微点头,自语道。

    李孟羲听到了刘备的滴咕,他问,“草帽就那一点大,能防的住?”他疑惑。

    刘备耐心解释,“这样,咱试一下。来啊,”刘备招呼亲兵,“去寻一顶草帽,一顶斗笠前来。”

    说起草帽,草鞋,这类寻常物品,刘备很熟。

    草帽和斗笠,不是军中制式配备,亲兵离开好大一会儿,尴尬回来,说没找到。

    李孟羲想了一下,“去伤兵营,军医田卜那里应有斗笠。”

    亲兵离开了。

    田卜那里肯定有斗笠。

    田卜那家伙,不知为何受了髡刑,也就是头发被剃了,全军就田卜一人顶着一头寸短头发,到现在田卜头发也没长长。

    平日里,田卜要么带个铁盔,要么带着斗笠遮掩。

    跟田卜往来频繁,因而李孟羲清楚田卜那里有斗笠。

    不大一会儿,亲兵拿着斗笠来了。

    李孟羲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攻城带斗笠,不带头盔吗?为防金汁,就不管箭失了?头不要了?

    斗笠,普普通通一个斗笠,跟武侠片古装片一模一样的斗笠。

    李孟羲拿着斗笠看了半天。

    “盾与我。”他朝旁人要盾。

    旁人递来一面盾。

    李孟羲把盾举起,对着斜上方,因为爬攻城梯的时候,攻城士的盾也是斜向上的。

    把盾遮掩住头顶,“找水来。”李孟羲吩咐。

    士卒们都有水袋,立刻有人递水袋过来。

    李孟羲让人从上面浇水,对着盾浇水。

    刘备拦住。

    要知道,此时可是深秋,天凉水冷,水淋头浇下,还得了。

    李孟羲举着盾,摆着姿势,认认真真等了半天,不见水下来。

    一回头,看见刘备。

    “浇啊。”李孟羲催促。

    “天冷,要不……”

    “没事儿!浇!”李孟羲不耐。

    刘备无奈,只好打开水袋,把水倒下。

    哗啦~


【1】【2】【3】【4】【5】【6】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