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了。
可随后,又是怎么一步一步简化成【鱼】了呢。
中间的部分好理解,鱼鳞越画越少,越画越简练越抽象,最后就简化成一横一竖把一个方框分割成四部分来代表鱼鳞了。
鱼的尾巴,也好推测,完整的鱼尾巴,是一个【w】形状的,然后越写越简单,就变成了四个点了,最后,四个点就进一步变成一横了。
唯一让李孟羲不好理解的是,三角形的鱼头,是怎么越写越复杂,变成了撇横撇了呢?
想不明白,没办法,只能让弟弟死记硬背了。
“来,砖头,哥哥教你鱼怎么写。”
李孟羲一笔一划的教弟弟如何把鱼这个字写好。
汉代的yu字和简体字不同,下边还是四点水,不是一横,李孟羲给弟弟解释说,那像不像四个水滴,鱼从水里拿上来,会不会滴水?
弟弟一下就理解了。
李孟羲独特的教法,弟弟学起来很快。
鱼这个字,弟弟一会儿就学会了。
弟弟还问,为什么鱼中间是田呢,是不是就是说,鱼的鳞就像田那样,一块一块的。
李孟羲笑了,汉字的优势就是如此。
鳞次栉比,这个成语,就是说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很整齐。
虽然,田字,与鱼字中的田,演化的本来不是同样的事物,但最终,演化成了同样的字体。
鱼鳞和田地,有着同样的属性,整齐,排列,区分分明,等等。
象形文字很有趣味。
李孟羲没有教弟弟整齐是什么意思,弟弟就已经自己学会了,像田和鱼鳞那样的,弟弟已经有了整齐的意识,只是不会用一个词语表达出来而已。
既然鱼教了,花鸟鱼虫,也顺便教弟弟好了。
李孟羲去想花鸟鱼虫其象形字体是怎么演化来的,一想,霍,没有思路。
李孟羲此时,很想找块殷商时期的甲骨,看看象形的花鸟鱼虫是怎样的。
考古李孟羲没得兴趣,通晓文字渊源,对文字教育大有裨益。
因为没能想到花鸟虫这三个字的甲骨文是什么样的,李孟羲就没能教好弟弟。
弟弟一会儿就能学会了鱼是怎么写的,但是学【花】【鸟】这两个字,学了一上午,弟弟还是没记牢固。
第三百六十六章 渔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