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梁嘉逸按门铃时,董畅畅正在一边哭一边打狗子。她不过就是下楼给自己倒了杯水切了个果盘的时间,她完美的游戏影音室就这样被豆队毁掉。CD架被推倒,圆形的碟片散落了一地。原本白如幕布的幕墙上被印了好几个淡淡的狗爪子象征着某只的到此一游,若非投影仪被安装在天花板上,梁嘉逸觉得它怕也是逃不过豆队的魔爪。
琴谱架倒向一边,满地散落着被撕咬成稀碎的乐谱。
而最离谱的......大概就是地上的那一堆木头。
无论怎么看,那都是一把被砸成稀烂的大提琴。
梁嘉逸猛然回想起易端端手上现在带着的那把古董琴,在此时真是不由得浑身冒冷汗菊花各种紧。
古典乐自诞生这么久以来,和那些被写在五线谱上的音符一同见证历史的,就是那些传承了好几百年的古董名乐器了。其中,提琴一类算是古董扎堆的种类。
斯特拉迪瓦里、蒙塔尼亚纳、葛弗瑞勒......这些制琴师一辈子制作出的琴均有数计。数百年来,欧洲大陆历经战争与运动,多少乐器在战火硝烟中被毁掉。留下来的一小部分中,又有一部分因为保存不得当而无法再发出昔日堪称完美的声音。
最后幸存的那一部分,大部分又经历过一位又一位能在音乐史上留名的名家之手,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传承了过来。而这些都是活在当代并且还在绽放风采的古董文物。
梁嘉逸确实能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买一把上好的名琴,而他却无法支付得起那把琴背后所承载的历史和情感。
太厚重了。
他看着那把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废墟的大提琴,也快想要抱着董畅畅一起哭了。再看看这会儿扯着舌头在一旁哈气的豆豆,真恨不得炖了它做狗肉火锅。
“琴——!哇呜呜呜呜呜呜呜!”
男人不能轻易掉泪,梁嘉逸把董畅畅抱进怀中百般安抚,最终她终于哭累了睡了过去。
想一想,他原本是要来陪她过除夕的,结果因为自己的过度自信和疏忽,现在不仅毁掉了小姑娘的除夕夜,还得想尽办法弥补自家蠢狗惹出来的这堆烂摊子。毁掉的CD和蓝光碟到是小意思,市面上找不到就写信给碟商要;最关键的就是这把大提琴。
首先得搞清楚这琴是什么琴。
现代制琴师的作品倒还好说,最怕就是哪位大师留下来的古董琴。
梁嘉逸穿过废墟,小心来到那已成为了一堆烂木头跟前,蹲下身子去找f孔*下的标签。
而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却让他震惊不已——f孔部位琴箱上烙着一个梁嘉逸颇为熟悉的标志。
那是约莫十年前的事情。
记得那还是他二十岁出头。母亲扶持了一位技术高超极有前途的年轻制琴师。她出资,与制琴师合作,为那位制琴师开了一个十分专业的工作室,并亲自为他经营品牌,名为朵兰。
记得那时候梁嘉逸还专门修了一门设计课,梁太太便直接找他来为朵兰设计了logo。
工作室成立后,这位制琴师早期的质量不那么成熟的琴均被母亲买走,然后交给那些没钱买琴或者没钱换琴的年轻演奏者。
梁太太的慈善基金在音乐圈子里极为出名,在她发出了将会送琴给需要琴的年轻演奏者后,全世界各地都来了不少请求送琴的信件。
还记得那是他大四的暑假,回家也就堪堪一周时间,才被梁太太抓壮丁免费设计完logo后,他又被拉来帮着她一起给年轻演奏者们写回信。
梁太太大方得很,为了奖励他免费为朵兰设计了logo,她慷慨地把挑选送出第一把琴的对象这项任务交给了他,并由他亲自为那把琴烙上标记。
他记得自己当时选了一个会写中文的小朋友。
小朋友的来信上,字写得很丑,但是却愿望却很强烈——
“我想要一把大提琴。我真的拉得很好,可是现在我没有琴了。求求您!我一定会认真拉琴!我想要拉琴!”
歪歪扭扭还有些站不稳的汉字的一些笔画被晕开,瞧着那信纸上的褶皱,那晕开的部分倒是与泪珠滴下来的大小极为贴合。
二十二岁的梁嘉逸确信自己在那一刻,的的确确看到了一个想要拉琴的小朋友内心的极度渴望。
于是,他在那一大摞来自世界各地的、写满了不同语言的来信中,抽中了这歪歪扭扭却带着眼泪的一封。
梁嘉逸抽出一张干净的信纸,转开钢笔笔帽,用清俊却有风骨的书法,慎重地下笔,写下第一封回信。
“我将这把朵兰001号大提琴郑重地送给你。希望你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快乐地拉琴,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不再哭泣。”
作者有话要说: 先解释一下~
二十二岁的年轻梁只管写回信不管写地址的!
*f孔就是提琴琴箱上头的那个长得特别像小写“f”并且相互对称的孔,非常神奇了这个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