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时似乎慌了,立刻在微博上改口向傅琰道歉。
傅琰方面仍然是没有半点回应。
而姜栩在参与活动时,被记者问到了剧本的风波,姜栩优雅一笑:“傅老师是见过风浪的人,这样别有用心的炒作,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意思就是这样的跳梁小丑,根本对傅琰没有半点影响。
长安时原本是想要蹭一下傅琰的热度,却没料到傅琰非但连个眼神都不曾给,还连带着把自己的那些丑闻都抖了出来,反倒变成了网友们嘲笑的对象。
而傅琰,自始至终,像是个超出世外的高人一样,网络上那些充满而已的揣测、恶评,像是流水一样,从他的身上淌过,却没有留下半点踪迹。
八月底,威尼斯电影节开幕,作为中国唯一一部参加评选的电影,入围了最佳摄影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三个奖项,并作为开幕电影播放。
消息传来,媒体和网络上一片哗然。
华人电影能够入围这样的评选,本身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更何况其中一个还是最有分量的最佳电影奖。
先前还有不少人表示看不懂傅琰的电影,微博上也不乏一些落井下石的人,现在都觉得脸上一阵疼。
傅琰已经拿过柏林和戛纳电影节的双料影帝,若是今年也能够拿下威尼斯电影节的奖杯,那么三大电影节的奖项,他都拿了个大满贯,真正是实现了华人电影的一个传奇。
傅琰同姜栩一同到达威尼斯的时候,是早上的九点多,当天下午刚好就是的放片会。
没来得及休息,两个人直接从机场赶到了会场。
他一下车,本届电影评审会的主席马特尔就迎了上来,用中文问好:“你好,Yan。”
傅琰笑着握住他的手:“你好。”他又介绍说,“这是我的女朋友,姜栩。”
后半句是用英文说的。
马特尔非常礼节性地在她的左右两边脸颊轻轻碰了下,说:“你好,我看过你的表演,你是个非常不错的演员。”
姜栩还是头一次参加这样的电影节,心里不免紧张,没反应过来他说的内容。
傅琰附在她的耳边,翻译了一遍。
姜栩赶紧笑着,用英语道谢:“谢谢您。”
红毯两边站满了记者,也有当地的华人影迷特意赶来为傅琰的电影助威的,还有影迷举着姜栩和傅琰两个人名字的海报。
在异国他乡看到自己的海报,姜栩觉得很亲切,真正生出了一种自豪感来。
这是一种特别的身为中国演员的骄傲。
电影展出前的采访环节,有记者问到关于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核心。
傅琰似乎是第一次在镜前谈到自己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他握着话筒,用非常流畅又地道的英文说:“这是我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在拍摄之前,我经历了长达一年的选剧本修改剧本的过程。”
姜栩记得那些日子,每次他们在一起,他都是在专心研究剧本。她握住了他的手。
傅琰也回握住她的,两个人默契地相视一笑,傅琰继续说:“我一直在思考我想要表达什么,我想要传达什么。然后就有了这部电影。这是一部武侠电影,想要展现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道’。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朝闻道夕死可矣,若是换成现在的语言大概就是为了追寻真理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那你是怎么理解这种所谓的道呢?”又有记者问。
“这部电影里很多的场景被我放在了河流和竹林里。这是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意象。中国人说,上善若水,认为水至刚至柔,是大道。而竹子也一直被认为是君子的象征,正直不阿。当然这是我所理解的。我相信每个人看完之后,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当他侃侃而谈自己对电影的理解时,姜栩忽然就能够理解这么久以来他对着质疑选择沉默的原因了。
就好像去年的舞台剧一样,他固执地选择了一个并不讨好的故事,在呈现的时候选择了那么多传统的意象,来表达他的理解。
他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同。
他只是完成电影最本质的工作——传达。
作为开幕电影,拉开了威尼斯电影节评选的序幕,自然是被寄予了最高的期待。
而外国人向来对中国的一些传统武术、绘画、音乐等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而这些元素在电影里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在电影里有一处打斗的场景,是在江面上进行的。
两位剑客分别身穿黑白两色长衫,在江面上你来我往,挑起的水花四溅,美轮美奂。
而背景音却是铿锵激昂的琵琶。
悠扬的乐音,伴随着剑客行云流水的飞舞,背景是奔腾不息的浩荡江河。
这样的画面的冲撞,一时让人分不清楚是在看电影,还是站在一副巨大的山水画跟前。
姜栩已经看了三遍电影,只是这一次再看,却好像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