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郡主府,明慧郡主的脸色依然难看,杨昭武站在门口,对父亲和母亲说:“今晚守岁,我去接心心过来一起。”
杨尚书点头道:“她是长子长媳,自该一起守岁。”
明慧郡主“哼”了一声,不悦扬长而去,杨昭武脸色不变,先和父亲和二弟示意后,这才上马往将军府而去。
“父亲,母亲是过分了,她再疼清儿县主,可大嫂才是杨家明媒正娶,大哥的妻子。”
杨昭文看的明白,清儿怕是喜欢大哥,只是他不好管大哥后宅之事,加上深居简出,身体不好也不愿费心。
杨尚书点点头吩咐小厮侍墨,“去吩咐珍珠,让她告诉郡主,祭祖守岁是杨家家事,请外人回避。”
当杨昭武接着谢怡心过来时,清儿已经避到了来凤院,谢怡心对之前的事一无所知,脸带笑意向杨尚书和明慧郡主请安。
“父亲,母亲,儿媳向您们请安,祝福二老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杨尚书看一身红色牡丹锦锻的谢怡心,行事说话端庄大方,点头道:“你母亲以为你身体不适,才报了宫宴病休,你没事吧?”
“回父亲,儿媳可能是前段时间略感风寒,让嬷嬷她们误会了,现已经大好。”谢怡心乖巧回道。
杨尚书点头道:“好了就好,你是杨家长子嫡媳,要养好身体,早日为杨家开枝散叶。”
“儿媳谨遵父亲教诲!”谢怡心低下头,有点害羞的说。
杨昭武也开口道:“父亲,我自成亲以来,与心心聚少离多,这事也急不来。”
“嗯,我和你母亲也不是迂腐之人,不会一味指责儿媳,顺其自然就好。”杨尚书笑着说。
只有明慧郡主不发一言,无论谢怡心如何殷勤备至,她也沉默不语。直到杨昭武实在忍不下去,开口道:“母亲,您今天也累着了,我和心心先回将军府。”
☆、第四百一十七章先回京城
明慧郡主还是不说话,杨尚书也觉得明慧的娇娇脾气过了,和蔼的说:“昭武,你今天一直赶路,到处奔波也累了吧!那就先回去休息吧!”
“谢父亲,这几天圣上可能会随时传召,您有事就派人来叫我,我会在将军府见一些前锋营的将士。”杨昭武也不想新年,天天如此看母亲耍脾气,所以不打算过来。
杨尚书点点头,看了明慧一眼,看她还是板着脸,也生了气:“好,你回去歇息,初二也不用过来了。”
杨昭武微有点惊讶,初二是母亲回郑阳王府的日子,父亲这样说?
果然明慧郡主的脸色,突然变了,可杨尚书此时却很强硬:“快回去吧!路上小心!”
“是,儿子儿媳告退!”
杨昭武和谢怡心行礼拜年后,这才双双离去,杨昭文叹口气,也拜年后告退,正堂只剩下明慧郡主和杨尚书。
杨尚书沉了脸,拂袖回了主院,自顾自洗漱后,也不理明慧,径直上床休息。
明慧郡主本来,因为杨尚书派侍墨来传信,让清儿回避,她觉得丢了脸面,一直生闷气。可现在看丈夫也生气了,她倒有点不知所谓,也后悔不该除夕新春发脾气。
“夫君!”明慧郡主知道,杨尚书的脾气,看起来温和,其实又臭又硬,只能自己先服软。
杨尚书压根不理明慧,闭眼休息,明慧只能偎过去,柔柔的喊:“夫君。”
杨尚书这才睁开眼,看着一脸委屈的妻子,她虽然已经是年过三十,还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可娇憨起来,一如既往可爱。
“慧儿,你这次是过了。昭武和谢怡心夫妻一体,你羞辱谢怡心,也是在羞辱昭武。昭武孝顺,但绝不是愚孝之人,也不会受内宅控制,你这样对谢怡心,怪不得他生了气。”
明慧郡主嘟嘴道:“谢怡心爱惹事,又薄情寡义,只会在昭武面前装孝顺,我就是不喜欢!清儿在京城无依无靠,我自然要多照顾!”
“不喜欢,那也是和硕王赐婚的,杨家长子嫡媳!非男女双方同意合离,否则不可弃!你再喜欢清儿,以她县主的身份,也不可能为小,不如别给她希望。”杨尚书平时不说,不代表他看不明白。
明慧郡主有心想说,昭武肩祧两房的事,可想了下,还是没有说话。只说:“我就喜欢清儿,让她陪陪我不行?昭武从小没在我身边,昭文又体弱多病,我想有个女儿家陪着也不行吗?”
“你要清儿陪着,我没有意见,但你对谢怡心,该有的体面也该有,否则就是看不起昭武。”
杨尚书也听说过婆媳不合的事,但他觉得这不是问题,只要给了媳妇人前的体面,私下训斥几句,是可以的。
明慧低声应道:“好!”人却像水蛇一样,钻进了杨尚书的怀里,恩爱夫妻自然恩爱,水到渠成也就没有了间隙。
潼关城内,依然大雪纷飞,莫子岚带着将领们,巡视过城墙和兵营,又一起喝过酒,这才回到将军府。
刚进门,他留在府里照顾妍儿的小武,就凑上前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