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说一声对不住。”
直到陈基出门,阿弦才转头看过去,但就在目送陈基下台阶之时,她的目光所及,却又看到了那个青面散发身披血衣的影子,附骨之疽般跟在陈基身后。
阿弦打了个哆嗦,待要叫住陈基,他却已经上马去了。
后几日,阿弦暗中打听,听闻陈基并没有什么病痛之灾,倒也罢了。
天气越发转暖,柳丝初长,有融融春意。
是日休沐,阿弦跟高建得闲吃酒,无意中高建同她提起此事,因说道:“虽然差点害玄影出事不对,但是陈大哥在府里实在是有些憋屈。”
阿弦淡淡道:“什么憋屈,是皇亲的贵婿,自己千挑万选的。”
高建道:“虽看着风光,但河内侯那个人,实在是心地狭窄,照我看嫂子倒是个好的,只是捱不住河内侯总是挑三拣四地说大哥的不是。”
阿弦不耐烦说这些,高建见左右无人,低低又道:“我再跟你说一件机密的事。”
“机密?”阿弦诧异。
高建道:“我听说,先前大哥跟嫂夫人吵了一架,吃醉了后跟一个府内的丫头……后来这件事给河内侯知道,不由分说把那丫头折磨死了……”
阿弦一惊:“什么?”心底蓦地闪过了那个跟在武懿宗身后的女鬼影子。
高建叹道:“这摆明是杀鸡给猴看……对了,你可不要说出去,更不要提是我说的,我可不想得罪那个阴狠毒辣的河内侯,这种人惹不起,只该远远避开,唉,可惜了陈大哥……”
***
阿弦同高建离开酒楼,就见街头一队禁军呼啸而过,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路人纷纷退让街道两侧。
高建道:“这是怎么了?”
旁边一名路人道:“听说是遣唐使的驿馆出事了。”
阿弦忙问:“不知何事?”
那路人却也不知道,只是摇头。
两个人张望之时,就见又有一队人马汹汹而来,当前两人,同样衣着鲜明,一个是南衙禁军的统领陈基,另一个,却是大理寺的袁恕己。
高建忍不住叫道:“陈大哥!”陈基一眼看见,又看阿弦也在身旁,便生生勒住马儿。
袁恕己回头扫了一眼,同阿弦一点头,仍是去了。
这会儿高建硬拉着阿弦靠前,高建问道:“大哥,出什么事了?”
陈基低低:“说是遣唐使里有人阴谋作乱,事态严重,是天后亲自下旨,我跟袁少卿奉命前去看管,旨意上说不许向外头传播此事。”他知道不便久留,即刻又道:“我先去了,回头再说。”
第323章 知己
袁恕己来到崇仁坊的遣唐使驿馆,早有禁军先行队伍将驿馆团团围住, 严禁任何人靠近以及进出。
正下马打量, 身后陈基赶到, 负责看守的统领上前禀报驿馆内外情形。陈基道:“所有人都在了么?”
统领道:“先前询问过差官,但凡在城内的遣唐使,除了一个人, 其他的都在。”
陈基问道:“正使跟副手都在,那谁不在?”
统领道:“是。不在的那个是阴阳师阿倍广目。”
袁恕己闻言, 顿时想起那日在街头,目睹的那妖异的倭人用什么障眼法耍弄蝴蝶的场景, 便轻轻哼了声, 回头吩咐大理寺差官道:“去查阿倍广目人在何处, 尽快带到大理寺。”
陈基忙道:“少卿吩咐他们低调行事, 切勿哄闹。”
袁恕己一点头, 负手往驿馆内走去。
陈基不以为忤, 回头跟大理寺众人道:“事关外国使臣,行事切记要谨慎。”
如今驻扎长安城的四夷八方来朝使者, 大大小小算起来也有几十个国家,他们的使者聚居长安, 若有风吹草动一早便会知晓。
自古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最为敏感跟重大,所以这一次官兵围住驿馆,只说是有个巨贼潜入馆中, 为保护使者所以才派了侍卫前来看护而已。
且说袁恕己迈步入内, 驿馆的差官忙来迎接, 引着入内,又道:“大人,到底是什么样的贼徒,竟要劳动大理寺跟金吾卫的大人?”
倭国的遣唐使来了两年,按照预计正常安排,如今春暖花开,再过半月就是他们启程回国的时候。
早在年前,遣唐使们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忙碌,为启程之日做准备,没想到就在这节骨眼上,竟会出事。
这差官自然也担心于自己身上有碍,话问的小心翼翼。
袁恕己道:“你不必多问,只带我去见他们就是了。”
陈基也笑道:“不必担心,我们也是例行公事,毕竟都是为了使者的安危着想。你快领路吧。”
差官无奈,只得引着入内,遥遥地就见前方廊下站着许多倭国服色打扮的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还未走到跟前,倭国的遣唐使们纷纷避退,袖手垂头,与此同时,从门内也走出了数道人影,正中的一个自是遣唐使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