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上心,每日早上给老夫人请了安就到镇国公府,各处点卯后一处处检查婚礼要用的东西。
宁氏原本给青青备的嫁妆同朱朱一样,近来因封了郡主的身份,少不得再得加二十台。正在宁氏四处张罗着再买些古董、打些首饰之类的,宫里忽然赐下来了嫁妆。皇上赏了五十抬,太后赏了五十抬,整整一百抬嫁妆。顿时宁氏傻了眼,这回倒是不愁嫁妆不够了,而是太多了。
皇上和太后的举动又让京城为之一振,纷纷都说:“看来太后娘娘真心喜欢郡主,就是去年太后的亲侄孙女出嫁,太后也只赐了十抬嫁妆。”也有的说:“原本都说徐姑娘这郡主身份是朱小将军拿军功换的,我看怕是也有太后的默许和推波助澜,历朝历代和没有听说拿军功可以给女人换封号的。”
青青再一次成为京城人关注的焦点,而她此时却没空关注旁人的议论纷纷,倒是忙着宁氏再次翻检嫁妆,原来自家备的精简一部分,再使劲塞塞,最后拾掇了一百二十八抬的嫁妆出来。
嫁妆换了,嫁妆单子也要重抄,好在宫里送的东西是有单子的,只誊抄一遍,再加上自家的东西就得了。宁氏亲手帮着青青抄嫁妆单子,越写下去越是心惊,一样样东西往常都是听过没见过的,有些东西甚至听都没听过。她不知道,这是皇上和太后开了私库,找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奇珍异宝来。按照盛德皇帝的话说:“就这么一个女儿出嫁了,不能叫朕声父皇,但朕总得尽些当爹的义务才是。”若不是怕太过惹眼,盛德皇帝把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全包了的心思都有。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1:
文昌帝君一脸嫌弃:青青做了什么好吃的,看徐鸿达和朱子裕吃得满脸流油。
食神:我瞅瞅,哦,好像是熊掌。
文昌帝君白眼一翻,看着徐鸿达冷哼:他倒是有口福。
两天后食神烹饪了一锅香喷喷的熊掌,文昌帝君优雅地啃了一个又一个,吃完四个遗憾地叹了口气:一个熊才四个爪子,太少了些。
食神:……我就去盛了个汤,一个熊掌都没了?
小剧场2:
观音菩萨:我让守后山的黑熊精去给文昌帝君送封信,怎么走了两日还没回来?
木吒:难不成迷路了?
观音菩萨:不会吧?你去找找看。
木吒出去找了一圈,三日后回来:菩萨。
观音菩萨:怎么?没找到黑熊精吗?
木吒:没找到,不过我路过太上老君的兜率宫,见他新得的一皮褥子像是咱黑熊精的皮,我上个月给它染的一丝绿毛还在上头呢。
观音菩萨:……太上老君,你太狠了!
小剧场3:
观音菩萨:太上老君,我的黑熊精呢?
太上老君:你的黑熊精我不知道,我倒是新得了一黑熊皮,你若是喜欢送你当坐垫。
观音菩萨:那就是给我守山的黑熊精的皮毛。
太上老君:擦,文昌帝君,你坑我。
文昌帝君:啊?谁啊?怎么了?
太上老君:……你卑鄙!
文昌帝君:啊?谁啊?怎么了?
太上老君:……
观音菩萨:……
第84章 送嫁(已更小剧场)
青青的御赐嫁妆虽然让的京城议论纷纷, 羡慕的眼红的比比皆是。可京城人都知道,自打四年前太后因大爱书香居士的画作将徐家二姑娘叫到宫里去画影壁墙之后, 隔两三日就要叫她进宫陪着说话, 甭提多受宠了。连宫里的偏殿都拨给她起居用,每逢过年、太后寿诞的时候, 旁人都在后头的棚子里候着, 偏她能请了自家人和亲近的人家到偏殿休息。一想着人家在暖和的屋子里吃茶、喝点心,自己只能在外头冻着, 众命妇只能暗叹没生个会哄人的好闺女。
原本京城不少人家都猜测徐二姑娘长大后定会入宫为妃,毕竟长的那好模样, 又成了太后心肝上的人。谁知一道圣旨下来封她为郡主不说, 还赐了婚, 并赏赐了一百抬的嫁妆,据说随便哪一样拿出来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这下眼红的人更多了不说,许多人也开始琢磨着, 徐姑娘嫁了人想必进宫的日子就少了,自家的孩子看看哪个模样好又会说话的, 找个机会带给太后瞧瞧,看看是否能得太后的青眼。
打这种谱的人还不少,有些自认为比较有“远见”的人家打影壁墙那事起就花大笔银子请了名家回来教家里的女孩作画, 希望能投太后娘娘所好。若是像徐二姑娘一样,能常伴太后娘娘左右就更好了,以后说不定能也嫁个公府、王府之类的,还能得到御赐的嫁妆。东西是小, 难得的是这脸面,有太后娘娘撑腰,以后在婆家也轻易不会让人欺负了去。
青青安心在家里备嫁,可福寿宫却热闹非凡。京城一些高门大户的老封君能和太后说上几句话的,纷纷递牌子进宫,还个个都带着自家养的娇嫩灵巧的孙女,有的还带着自家孙女作的画。一开始太后还不明所以,顺势夸了句好,那家子喜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