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吗……”若华有些解释道。
“向晔亲笔手书与我,向府中从未有与练武有关的书,府中也未请过习武的老师。”斯年一边继续驾马,一边风轻云淡地说。
“我……”若华开口想解释。
“向家大公子曾亲笔的书信和圈注过的书目我也派人找到了些。字体倒不是我熟悉的。”
“……”若华沉默下去。
“而且,”斯年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偏过头看着若华,轻笑道,“向公子刚到延府的两三个月十分不喜甜,不喜油。你说说,怎么现在竟成了这般贪食的样子。”
原本心里越发慌乱的若华,听到这最后一句调侃,不由得有些气结:“你……”
“好了,我们到了,”这时斯年拉住马,停在了凉月楼门前,然后一双眼睛看向若华,话中暗指地说,“我想,你到了可以饮酒的年纪了吧。”
相比起斯年轻松的口气,若华可是沉重了不少。斯年明显是早已细细查过了,自己现在疑点百出,许多地方还偏偏搪塞不过去。今日这顿饭——不会是鸿门宴吧。但既然已到了这里,若是斯年已经起了杀心,自己逃走也肯定是不可能的。
若华深吸了一口气,看到已经下马走进酒楼的斯年,咬了咬牙也下了马,快走几步跟了上去。
斯年和若华上了三楼的雅间,这酒楼虽不是很大,但处处布置得倒也是十分讲究。
许是斯年之前已吩咐过了,刚刚进到无子就看到桌上已准备好了晚膳和酒壶。
斯年坐到窗前的坐榻上,伸手将半掩的竹帘也拉了起来,凉月楼正是位于市井道路的交口处,从这楼上向外看去,今夜的都城当真是一片华灯初上,而远远的城河中已漂起一盏盏河灯,恍若星辰流入人间河。
“过来坐吧,”斯年半倚在软垫上,没了往日的严肃和刻板。
若华微微颔首,坐到了斯年的对面,有些警惕地看着他。
“凉月楼的酒都是按季节酿制的,这个时候,正是竹青酒和梅子酒,”斯年挽袖,从两支酒壶中分别倒了一杯,都推到若华面前,“你尝尝。”
若华拿起其中一杯浅浅尝了一口,梅子微酸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开来,细细回味还有一点甘甜之味。这酒说不上醇香厚重,但是这口感倒是也别具一般风味。若华上一世也是饮酒的,但多以粮酒为主,口味辣而辛,虽浓厚醇香但确实说不上多么喜欢。
这样的甜酒若华还是第一次喝,于是也暂时放下了戒备,有些欣喜地又喝了一口。
斯年看对面的人稍稍放松下来了,轻轻地挑起嘴角,为自己倒了一杯竹青酒。
“灯火阑珊伊人影绰,这般夜景,一年中也就今日可以看到了。”斯年将酒满上,侧头看向窗外说。
若华不知该接些什么才好,只好默默拿起另一杯酒喝了一口。竹青的味道清凛,有些微辣但是却只让人觉得酒意冷清,喝进嘴里像是被竹叶侧锋扫过,硬是逼出几分寒意。
“你托人带回家的赤豆红枣我已让人换成锦缎流苏腰封了,挂灯也换成了长柄绘灯。若不然,你妹妹大约真的会念死你。”斯年说道最后,轻笑了一声。
“王爷,您究竟想说什么。”若华也不愿继续周旋了,既然斯年今日开了这个口,定是要将话说清楚的,只是不知道他究竟将自己查到了哪一步……
“我想说什么?”斯年倒是不徐不慢地说,“倒不如说,你究竟想做什么,文骁帝夏擎。”
说完,斯年放下酒壶,紧紧盯着脸上的震惊根本无法掩去的若华。
两人半晌无言,只有外面街市的喧闹不断地传入耳畔。
“王爷您说的话……还真是天方奇谭。”若华不知斯年究竟如何能猜测出来,但没有实证,自己一口否认斯年也没办法。
“确实是荒诞之事,我查了你那么久都不曾这么想过,不过……”斯年从前襟拿出了一本册子,“我从没有烧毁干净的夏元朝的废稿中看到了这个。”
若华接过册子,心里一沉,翻开第一页,就看到了上一世他再熟悉不过的东西。
“前两日,茂王将谢礼送到了府上,我便知道这那日的改制之法是你说与茂王的了。这样的谋略,向家大公子如何聪慧,都是不可能有的。朝堂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没有日日思虑又怎会一触则改呢。”
斯年又倒了一杯酒:“这手稿上字迹与你一样,且所提改制之法也和你那日说的相差无几。我本以为许是夏元的哪位谋臣,可私印上单一擎字。名中带擎还可摄于朝政的,夏元也只有最后那位文骁帝了。”
斯年已将话说至此,若华反而坦然了。于是也向后倚在了软垫上,拿着那本册子晃了晃,半闭着眼睛,有些自嘲着说:
“我还以为,这些东西在我死后,也都焚于巍瀛的那把大火之下了。没想到,这一世竟又见到了。”
听到若华承认,斯年反而觉得心里有些空荡荡的。眼前这人,竟真的是夏元的最后一位皇帝,不知怎么的,听若华说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