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虾状,惹得林重阳直笑,赶紧将他拎起来。
这时候林安家的端了一小碗米油来给他喝。
她对林重阳笑道:“大爷,好不容易休沐,出去耍耍,在家里多闷呐。”
林重阳笑了笑,“不闷啊,暖哥儿多好玩儿,我爹娘呢?”
这时候暖哥儿该喝奶了吧,就吃一小碗米油?
吉祥道:“老爷被沈老爷子叫去,太太带着人去两位姑爷家了,晌饭都不回来吃的,您想吃什么告诉奴,奴去给你做。”
林重阳摇头,“还早呢,再说吧。”他就逗暖哥儿,看暖哥儿喝米油。
暖哥儿饭量大,王柳芽的奶不够,开始的那个月饿的哇哇哭,后来林大秀让林安去找个奶娘来,帮着喂了五个月。暖哥儿也不挑食,极好养活,没俩月就吃得白白胖胖的。后来林大秀觉得他太胖了就把奶娘退了,林安家的就开始给他添加米油,他也吃得乐呵呵的。
林重阳觉得弟弟就是个喝水都会长肉的主儿,比自己小时候胖多了,都导致林大秀有点不平衡,有时候跟王柳芽嘀咕“小九儿这么大的时候瘦得跟小鸡仔一样,人都说四个月不到,暖哥儿比八九个月的孩子还大,太胖了,让他少吃点。”
喝了一小碗,暖哥儿一双眼还巴巴地看着林安家的手里的勺子和碗,然后扭头看林重阳,小嘴瘪瘪的。
林重阳对林安家的道:“大娘,他没吃饱,得喝奶吧。”
林安家的道:“太太得晌后才回来呢。”
林重阳想了想,“让人去西市的牲口市场看看,买头下奶的母羊回来,给暖哥儿喝点羊奶儿。”
羊奶不上火,暖哥儿已经六个月,吃米油、蛋黄都不过敏,吃羊奶也没问题的。
林安家的笑道:“还是爷最疼咱们暖哥儿。”那俩爹娘整天忙活,孩子都顾不上管。
这么一想她又心疼林重阳,哎呀,小九最可怜了,小时候没有娘照顾,一个不靠谱的爹,都说饿得三岁了还跟两岁孩子一样,瘦得一双大眼睛格外大,看得人直心疼。
都说小九是神童,小小年纪能作文作诗,还中了秀才,可也不想想那么小个孩子就学这些个别扭嘴的东西得有多难啊,又费脑子,否则小九也不会比同龄人个子矮一些了。
现在小小年纪就要上翰林院当值修书,伺候那些官老爷、皇帝老爷们,结果他们还欺负他,每天早起晚归的,风里来雨里去,勤勤恳恳,结果都升官了也不给他升。
作孽哟,这是欺负咱们小九性子温柔啊!
林安家的抱着暖哥儿,“让九哥哥休息一下,咱们出去消消食,再吃两口蛋黄,打发个人去给暖哥儿买奶羊去。”下了地,她对吉祥道:“让爷休息一会儿,别总惹他说话,伤神儿。”说着就抱了暖哥儿出去,一边走一边跟暖哥儿道:“暖哥儿,小九哥哥最辛苦,对暖哥儿最好了,暖哥儿可要记着啊。”
第186章 安慰、平静
吉祥见她走出去了, 才朝着林重阳吐吐舌头, 也不敢说话, 轻手轻脚地去给林重阳拿枕头让他歪一会儿。
林重阳道:“我又不困。”不去翰林院,他睡到自然醒, 起来射箭打拳, 悠闲得很呢。“拿那一摞书来给我瞧瞧,看看有没有错处。”
吉祥小声道:“爷, 看书伤神儿, 歇歇吧, 那书吉祥和哥哥帮您看过了, 没有错处。”
那是林重阳编写的一本孩童声律启蒙,其实就是把现行的一些复杂的音律书重新编订一下, 用他的智慧进行简单化, 要求更加清晰简单,小孩子也能朗朗上口。
日常生活,哪怕是不走科举之路, 能够吟诗、唱曲、对个对子什么的,也能丰富业余生活,关键是有了文化的熏陶,百姓们普遍可以讲究一些, 文雅一点,就不至于太过粗鄙。
如果老百姓做工之余,多研究文化,那些搅弄是非的就会少起来, 也能更加丰富稳定。
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所以他暂时并不想为了那些文化人编写更高水平的书籍,更倾向于为文盲、初初识字的人编写基础的书籍,引导他们的兴趣和学习路子,让他们能够持之以恒,保持下去。
希望精神和物质能够同步增长。
这最基础的东西,吉祥和冯顺的确能帮忙检查了。
不许看书,林重阳就说把他的长箫拿来,有些日子没有吹奏过了。
这个吉祥倒是乐意,去将林重阳的长箫,还有书房里的笛子、排笙都拿来,另外还有一架七弦琴。
林重阳笑道:“拿琴做什么,我们又不会。”
他现在差事多,并没有时间学琴。
吉祥道:“上一次沈小姐她们过来,她和沈太太一起弹的曲子真好听,要不爷你也教教我吧。”
林重阳虽然没学,可她对自家少爷的水平非常自信,只要他看看谱子,摸索着弹两下就会了。
林重阳寻思换换脑子也不错,就让她去拿那本沈老爷子留下的,这是一本简单的入门书,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