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设想实在太过残酷可怕,他都不禁要打冷战,但是,就算是那样,他说不定也绝难控制住自己……他不能再胡思乱想了,于是,他咬牙切齿地道:【回来赶紧生个孩子,容貌似你,才智如我,省得夜长梦多!】说罢重重叹气。
顾柔也叹气:【幸好你娘嫁给了你父亲。】
他微怔:【为甚么。】
【要不然,就没有你了,这世上若没有你,那我一个人多没意思。】
他又是一怔,心中一股柔情和刺痛同时袭来,令他忍不住抬起头,去看从营帐门口缝隙中透过的月光。清冷又残酷的月光,在冬日很是常见,然而一段悠长又沉重的相思,却把这段月光寄托得极是温柔。
他不禁披衣起身,走出军帐,立在门口久久地望着月亮。再过几日,便是元月初一,千门万户团聚的佳节,他会更想她。
与此同时,顾柔也已起了身,不约而同地望着宫苑窗外的月光:【大宗师,你看见月亮了吗?】
【嗯。卿卿,】他算了算日子,忽道,【今年我要同你一起过元日。】
……
翌日,连秋上单独召见姚氏。一见面,他大改先前傲慢态度,先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几个亲信近侍。
人一退下,他立刻走到姚氏面前搀扶,跪下称呼:“母亲,孩儿不孝,这才同您相认。”
姚氏一怔,禁不住感动落泪,她慌忙将连秋上扶起,却不知说什么才好。在这世上,她还有一个儿子,仿佛是生命中的一段补偿。
连秋上亦双目含泪,以袖沾目,道:“先前孩儿在殿上,只怕人多口杂,这等消息传了出去多有不便,故而没有立刻与母亲相认,请母亲饶恕!”
姚氏连连摇头,她又怎会计较这些。
连秋上扶起姚氏上座,道:“我从未尽孝过一日,希望以后能够长随母亲身侧侍奉。”
他起兵造反,姚氏心知一旦和他相认,也不会再有安宁日子了,然而,她不会在乎这些,只要他肯认这个母亲,她愿意陪着他一同赎罪。她含着泪正要劝说连秋上休兵止戈,却听连秋上话锋一转,道:
“既然母亲肯认我这个儿子,不如就替我劝劝阿妹,令她交出铁衣,助我一臂之力。待我拿下江山,一定会好生侍奉母亲,照顾妹妹,令你们尊荣富贵,无上荣宠。”
姚氏蓦然一怔,她看向连秋上,只见他俊美无畴的年轻面容里,显出锐利嚣狂气态,俨然又是一个连城。
她忘了,这是连城养出来的孩子,又怎么会是甘于俯首屈膝之辈呢?
姚氏心中蓦然警醒,带着无限悲哀,好生劝他道:“秋儿,你怎么可能对抗得了朝廷?朝廷的军队已经打到建伶城郊,你也该清醒了,你如今一分的胜算都没有,何不为自己,为你的家眷子嗣留一条退路呢?”
连秋上瞬间变色,松开姚氏,瞠目怒喝:“我没有退路!走上这条路就没有退路!倘若我得到铁衣,撑过这个冬天,慕容情的主力耗死在此,我乘机反攻,云南焉有不胜之理?是你一直在阻挠我,想要斩断我唯一的退路!”
姚氏双目泪流,却自己擦干,冷静地摇头:“我儿,我自小看着阿情长大,他的为人我很了解,他没有你想得这般简单,你是斗不过他的。你收手吧。”
姚氏心平气和的一句断语,却反而更加伤害了连秋上的自尊心。
他目呲欲裂:“你抛弃我和父王,一天都没有养育过我,如今却为了慕容修的儿子,要我拿命去送给他?我究竟是不是你亲生的儿子?”
他言至末尾,满心哀痛失望,几近崩溃。
第149章 文学27
姚氏的无情相逼, 终于令连秋上下了狠心。既然从生母处难以打开缺口,他便决定直接从顾柔下手, 他命人将姚氏和顾柔分开软禁。
顾柔被带出琼瑶苑, 去见连秋上。
连秋上一改往日狠厉态度, 将顾柔认作妹妹,对她和颜悦色进行劝说:“小妹, 先前王兄不知实情,唐突了你,望你莫怪。如今既然知道了, 在这世上, 我只有你和母亲两位亲人, 我待你们好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再害你呢?望你念在同胞之情, 能够原谅王兄的过失。”
顾柔觉出他话里暗藏玄机, 便顺着他的话,道:“我原先也不知实情, 若非母亲相见说明真相,只怕早已在此遭遇不测。如今既然阿兄肯认母亲和我, 我只求能够平安回到洛阳, 恳请阿兄放了我和母亲!”
连秋上闻言皱眉,道:“我才是你的亲人, 你又要回洛阳作甚?你想回去帮慕容情来害我?”
顾柔连忙辩解:“事到如今,我也不求攀附阿兄的荣华富贵,只求平安度过余生, 我会将铁衣的配方留给阿兄,但是须得用我和母亲的自由来做交换。”
连秋上面色一沉,心道,她同我相认,却不肯留在云南;何况母亲一直心向慕容家的人,妹妹又怎么会违背她的意思给出配方?其中只怕有诈。
他沉吟片刻,只说要再考虑考虑,命人将顾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