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易强有些看不下去了,“钟大哥,明人不说暗话,刚才听说你是医生,又擅长治疗疳积,正好我家侄儿正患疳积之苦,不知道能不能请你给看看?”
他知道自家大哥没有说明白,还是保持了三分的警惕,不想在没有见到钟修文的真章的情况下把事情给挑明了。等对方到了自家的地盘,是神是鬼看明白了再说。
可易强从钟修文再三的推辞中,早就看明白,这人根本就没有招摇撞骗的打算,到义乌来是为了正经生意!他哥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说到底,完全是想着孩子的病,当局者迷了。
易强说直白了,易富也回过味来,自己防人家防什么似的,人家这会儿不正也防着自己么!“正是正是……”
钟修文几个却是相视一笑。刚才他们早从易富的态度中感受到这人肯定是有事相求,没有谁有谋算的会表示得如此直白,只是不明白对方所求的到底是什么事,不敢贸然答应。
现在人家把话说得直白了,倒是放心了。
“我当什么事呢!在船上的时候我就说了,我家儿子的疳积就是被钟大哥给治好的,果真是这个病,肯定没问题!”向前在这个病例上最有发言权,当初向宝儿生病,可是他亲自照料着的。
两个有着相同遭遇的患儿父亲很快就凑到一起,就孩子的症状仔细的探讨起来。即使杨梅不懂看病,也明白易富的儿子肯定是得了疳积没跑了,从他的话里行间,勾勒出来的样子几乎与那时候的向宝儿一般无二。
不要说人家邀请得这样诚恳,钟修文承训的祖训就是‘积德行善’。这下向前也不用去找落脚之处了,他们直接跟易家兄弟就去了易家。
正文 第323章星星之火
易家兄弟还没有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义乌县城里一处不小的宅院里,看来经济条件算不错的了。杨梅、向前、钟修文连同自家的货物,被一同迎进了易家的院落。
见到易小勇时,连杨梅都吓了一跳,这孩子比起向宝儿更加不如,一个矮小的孩童面黄肌瘦却腹大如鼓,被家里大人抱了出来,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怎么看都像命不久矣,怪吓人的。
钟修文也是眉头深锁,“爸,要不要紧?”杨梅有些担心的问了一句,她并不是个彻底的八十年代的人,后世那些紧张的医患关系看得多了,像易小勇这样的孩子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是不要接手的好。
钟修文自然也明白了杨梅的意思,可能是他已经明白,与杨梅在学医上的意见分歧已经无法统一,这一回没有再拿祖训教训她,只是很慎重的说“我看看。”
这种时候杨梅总不好明着让钟修文见死不救吧,反正她该提醒的也提醒了,要怎么做钟修文自己决定。钟修文给那孩子把脉的时间不长,很快就确定救治。
钟修文在治疗之前,已经把程序对易家人做了详细的说明,让人家心里有数。这又是针挑,又是药物,又是食疗的,说了一大堆,杨梅没有留下来观摩治疗现场,反正她对学医没有什么兴趣,这一路舟车劳顿的,又刚经历了晕船,体力完全是不堪重负,在易家人的安排下,梳洗过后很快就休息去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杨梅就爬了起来,她到义乌是带着任务的,自重生以来,这还是头一次让她有了‘时不待我’的急迫感。
杨梅起得早,向前和钟修文比她起得更早。
钟修文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照看他的病患,杨梅便只带了向前,向义乌的湖清门市场进发。这时候的义乌还算不得繁华,横竖也就那么几条街道,根本不必麻烦别人带路就能找到。
杨梅和向前出发的时间比较早,义乌的大街上空荡荡的,这让杨梅有些失望,可没料到他们才刚靠近湖清门附近,就听得人声鼎沸!
杨梅与向前相视对望一眼,加快了脚步。等他们转过一个弯,突然的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得呆住了。
人,到处都是人!
很开阔的一片空地上只见人头涌涌,掺杂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吆喝,一片嘈杂,什么都听不清楚。
说是一个露天的市场,但每个摊位的摊主都极尽所能的利用每一寸空间,摊位上齐齐铺设着用竹竿、木板搭起的架子,上面或挂着,或摆放着自己摊位上的商品,全部密不透风,就像一个个小单间门面。
那些商品更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成衣鞋袜帽子、头花发夹牙签掏耳勺,应有尽有!
到处是买的、卖的,讨价还价、忙忙碌碌的人。像杨梅和向前这样空着两只手在那里晃悠的绝对是异数。
一进市场,杨梅就给了向前分头行动的指示,她什么要求都没说,只让他去看一看。等两人再聚头的时候,向前已经有些激动得不能自己了。
“梅儿!我刚才看过了,这里所有的摊位,都没有——卖尼龙蚊帐的!”
“还发现什么了吗?”杨梅含着笑鼓励的问道。但心里已点了点头,果然自己没有看错人,这向前是个心里有成算的。
“还有,这里有好多咱们临水没有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