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阁雨,蟾铃一声响,楚容正衣袍,入宫室。内帷里透出几抹阴柔人影,是云冰正梳妆。楚容将方才文案流利背来,一字不落,云冰隔着帷幔,照例回了一个“好”。
楚容告退,这时身后又传来一句问话:“老先生近日可好?”楚容驻足转身,回道:“家父采菊东篱,日子甚好。”
云冰妆容毕,步出寝宫,笑道:“往后的公文,只要楚卿觉得妥当,给各处派去便是,不必详禀。”楚容闻言,皱了皱眉。云冰道:“楚老先生当值时,素来都是旨意未出而文书先拟,此非试探,你且放心。”楚容便谢恩而去。
众青衫小吏皆在奔忙,却见一人仍立于堂前,楚容问:“何事不明?”小吏道:“公主听皇城风雨,是要去苏木乐坊见韩水罢。”楚容道:“成事于三月之内,携人质而归,韩水有功,一见何妨。”小吏上前道:“可他毕竟雨花阁出身,烙着方家印子,难保忠心。”
楚容淡淡瞥了他一眼:“这话,是你说的,还是萧达大人说的?”小吏连忙回道:“属下胡言乱语,与萧大人无关。”楚容平和道:“这就对了。萧大人通情达理,绝不会过问此事。”
寺里占卜,上上签,云冰欣然问:“卿可知所求何字?”楚容信手拈来一句:“西陵龙脉,腾跃东安。”云冰摇摇头。楚容又道:“凰飞于天,四海太平。”云冰仍不肯说。于是楚容不猜,请罪道:“臣下多言了。”
云冰一笑,转念问道:“本公主今晚去苏木坊,各处可有不满?”楚容想了想道:“下臣放话试探,只有萧家的司江过问几句,林家不见动静。”云冰星眸一弯,又问:“那楚卿可有不满?”
楚容避开自己,谏道:“殿下这么做,确实不合规矩。若新来的都靠弹上位,西陵旧部谁能不眼红?何况东出在即,急需萧家之势,万不能因男色而误大局。”逢此情景,云冰是又爱又恨,言道:“卿真是多言了。”楚容再次请罪。
云冰未去苏木坊,倒是喝了彻夜的酒。是日,她以地方封主之名,请荇州知府萧达、西林府尹林环二位官爷至四季坊,共听韩水谈皇城风雨。
萧达以公事繁忙推脱,只派了府中长史前来,而林环倒不计较,爽朗赴约。楚容拿出三坛桂酒,对几位贵客道:“此酒是公主初至西陵道时亲手所酿,萧大人今日不来,可惜了。”萧府长史拱手道:“公主美意,在下替萧大人谢过了。”
侍者清一色白衫,衬得所端的九盏琉璃杯具炫彩夺目,细看之下,杯身有纹,绘的是皇城气象。长史眼前一亮,林环目不转睛。唏嘘之间,楚容接过侍者手中玉盘,至末席,请韩水选杯。
韩水故作慌张,推辞道:“这等稀罕宝贝,在下不识,要选哪个才好?”云冰笑而不语。长史道:“此乃九天揽月连环杯,皇家宴席才用。韩公子出身末流,没见过也是常事。”
无奈之下,韩水随手选了绘有秦湘楼的那只杯子,而长史与林环皆是一惊。秦湘楼,云梦十三朝所建,是昔时女皇云珊招贤纳士之风月所,后世寓意新人新贵。韩水此举,似不经心,却正合礼数套路,长史与林环顿无轻慢之意,闭上了嘴巴。
只是,这一闭便是金口再难开。韩水领叶小公子见了人,又仔细分析皇城局势,二人皆神情淡漠,满脸挂四个大字:这要你说。韩水却装作不知,向云冰谏言道:“若要倒方,还看银州。”
云冰道:“银州之乱已过去四年,物是人非。”韩水道:“只揭贪墨之罪,自然是不了了之,可有一条,他们躲不过去,那便是私通敌国。”
长史一声笑:“事事皆知,三只眼睛,韩公子真乃神人也。”韩水瞥了他一眼,继续道:“好比彭昊府上,就有数颗九界国涔海的夜明珠,是他们私用国库之财笼络九界皇室的信物。”
长史道:“公子可有证据?”韩水回:“韩某昔日做林府娈童,得过一颗。”长史掩袖,别过脸道:“大雅之堂,公子有脸提,我等不敢听。”
云冰端起酒笑道:“但说无妨,本公主听。”韩水环视众人,声色不变:“眼下之计,仍从金溪城太守之死查起,暗中换个思路,把火烧到九界,如此一来,户部的账就不得不算,届时即便方拓不倒,也要折掉彭昊这支臂膀。”
这时,只听长史有意咳嗽了一声。楚容见状,亲自去为其倒酒,问是何恙。长史道:“此等谋权篡位,大逆不道之言,权当是我等说的也就罢了,公主是万万不能轻信外人。”林环跟着道:“韩公子此言,有离间邦交,祸害苍生之嫌。”
闻言,云冰瞧了楚容一眼,抿下一口桂酒。楚容早唤人取来了那封皇城来信。信上印着的大大一个“昀”字,林环瞪大双眼,貌似吃惊。
楚容平和道:“当着长史,还请林大人断一断是否为家兄林昀之字迹。”林环不敢真看,点头便认。楚容道:“此信乃吏部尚书林昀寄与公主,公主无私,且与众人享,共听皇城风雨。”
自然是林环读信。信上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阳月,昀欲赠归魂簪,韩公不为所动,似已不识此物。至皇城,韩公住春晖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