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从怀中捏出纸笔,呵化了笔尖,随意落下几行字。
写到最后一字的时候,笔尖按了按,不知想起什么似的,笑道:“还记得咱家来江南的时候,瑶州城内担茶老儿说的那句话呀。”
江南十六道,户户皆食,楚家栗。
繁华流金的江南道,绵延百年的江南楚,一音一弦,都于无声中挑动年轻帝王的心绪。
现在,清丽富贵的堂皇世家,终于在一地雪色中,化为飞烟。
沈从风怔怔看着头顶飞檐黑瓦,碎雪影影绰绰,落在眼中,轻微的冰凉刺痛让他忽而想起,京畿路上,浓云深重。
景和三年,江南楚家,通敌叛上。
男,尽伏诛。
女,尽伏诛。
第2章 第 2 章
屋外在下雪。
落在头顶瓦片上,沙沙的。
如雨纷飞,如云起灭,细细密密,在半醒未醒的梦里响了一夜。
似是清明,似是昏沉,迷雾蒸腾。唯有一双温和兼高华的眸子,沉沉浮浮间,破开弥漫黑气。
谁的眼睛?
三分温雅,三分从容,三分高贵,与一分倨傲。
见到那双眼睛的一瞬间,苏易清从梦境里抽身而退。
屋外的雪仍未停歇,他披一袭揉蓝衫子,轻轻支起窗。
冰寒的凉气卷携着雪花纷飞入室,撞上他温热的前襟,一滴滴化作斑驳的水迹。
斑驳破碎得,像他如今的记忆。
他在一无所有的空白中醒来,在模糊不清的回忆中回溯,却终究一无所获。
三天来,他长久地在屋内静坐,从早到晚,从日出到日落,却悲哀地发现,连自己究竟从何而来都记不得。
陌生的寒意侵入骨髓,有点冷。他漫漫地叹息,在窗前展开袖中的信。
醒来的时候,在贴身的衣物内找到的,唯一记载着自己姓名的东西。
柔白微黄的洒金信笺,反射着微熙晨光,明灿又清贵。疏阔沉稳的字迹蜿蜒到最后,竟飞扬出云卷烟散的流丽来……
“愿江南江北,竹屋山窗,一笑相逢。”
逢字的最后一笔,剔得长而细,像一场欲断未断的梦。
也像极了他腰侧的刀。
窄刃,微曲,光撒在刀身上,明晃晃如水,隐了层玉色。如美人伏锦褟,光滑繁复的衣物中,露出一截微微扬着的玉颈,柔顺的幅度,藏着足够的风情。
一把好刀,一封信。
可苏易清是谁?
他定定在窗前站了很久,直到鸡鸣三声,红日腾空。
西街上忽然传来了不同以往的声响。他这几日也出去过,用腰间仅存的一贯钱填饱肚子,看到的街头巷尾都是一片死气沉沉,想要问些东西的时候,卖食物的摊贩都摇摇手,露出敬畏惊惧的神色来。
今天,街上居然有了声音。门开阖的动静、马蹄的响动、官差呼喝的嗓门。想了一想,苏易清就走了出去。
西街商铺皆把门关得密不透风。以往常见的茶摊都跑得一干二净。压着囚车的士兵正从街上走过,车内老者白发苍苍,佝偻着半个身子,双眼昏昏。巨大的车轮从雪上碾过,发出一连串的吱呀吱呀声。
车后,二十余人被束着双手,有的披散着发,有的光赤着脚,似是刚从床上被拉起的模样。
最末尾的白衣姑娘踩在冰上,脚下一滑,顿时跌滚到雪中。
擦碰到地上石子,冻得僵红的手上即刻就划出几道鲜明血痕。
有个差人提了皮鞭,眼皮一掀,还不等那姑娘爬起,手腕一扬,鞭子就已朝她劈头甩去。
没听见皮鞭落在皮肉上的声音,面前已然多了深蓝一个人影。
雪亮的光,比冰更凉,带着刺骨风情,从蓝色袖底携风而出,将皮鞭斩成两段。
那差人怒不可遏,直叫道:何方贼人,胆敢作乱!全不看脚下两截皮鞭一眼,怪叫一声就扯出腰畔长刀往前冲去。
一声叹息落在雪中,修长两指并住刀刃,轻轻巧巧将那差人逼得连退带滑滚出三尺。周围呼啦围上一群士兵,苏易清抬头,擦了擦手指,摇头道:“不是好刀。”
说这话的时候,犯人与士兵才看清他的脸,异常清俊的一张脸,嵌着幽深无波的眼睛。
不由让人心中一跳,就想到寒风中透碧的竹子,任风来风去,他自伶仃。
忽有一位骑着高头大马,领兵模样的,看了他的脸,后背一凉,又打量了一眼那柄细窄弯刀,顿时惊呼一声跌下马来,喊道:苏、苏公子?
“苏公子……”微沙带哑的女子声音从地上缓缓飘起,隔了寒风,也能猜想出曾经的玲珑嗓音来。
那白衣姑娘伏在地上,黑发散乱如流云,露出微红的嘴唇,清澈的眼睛和淡长的细眉。
十足的一位江南丽人,见者生怜。
苏易清仔细打量着那位姑娘,搜遍了脑海,半点儿相关的记忆也没有找到,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