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431.rere闹闹小yangchun(祝周末愉快)

+A -A

在杀第二个猪,漏勺领着人在灌血肠——或者说灌霜肠。



    外岛也有杀猪后灌血肠的风俗,跟东北地区相仿,但他们叫做霜肠,因为猪血远比猪肉容易坏的多,气温高的时候不敢弄这个东西,都得等到天气冷了的时候才会做。



    以往外岛是到了霜降灌血肠,这样就有了霜肠的称呼。



    今天要杀猪是早就决定了的事,大众餐厅给买了一些肠衣,这次漏勺便主持了灌霜肠的行动。



    学生们贪婪的看着一股股霜肠饱满的落在架子上晒起来,有人馋的吞口水。



    外岛的穷人家逢年过节有时候吃不起猪肉,他们会买两股霜肠回来给孩子过过瘾。



    这是外岛最大众化的荤小吃,价钱便宜,如果是在街头小摊上吃的话,一碗最低只要一毛钱。



    像现在的天气里码头上便有卖霜肠的小摊,顾客是力工、水手、赶大车赶牲口的、撒网摇橹干力气活的。



    霜肠小摊一般不接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意,因为一碗霜肠一毛钱真不算贵,没有什么利润,他们赚的是酒钱。



    这种小摊也卖酒,是比一毛烧还要便宜的白薯烧。



    入冬了,红薯白薯丰收了,翁洲有酒厂开始酿白薯烧,批发价的话一斤只要四毛钱。



    霜肠小摊卖两毛钱一碗,一碗是二两,力工们吃霜肠会配这白酒,老板主要是赚这个酒钱。



    钟瑶瑶姐妹拿了个盆子在收拾骨头肉、碎肉、筋头巴脑软骨头之类的东西,专门收拾到一起。



    大迷糊挑了两担子的水过来,她们便开始冲洗起来。



    王忆问道:“这是要做什么?”



    天气好、气温高,钟瑶瑶忙活了个额头见汗。



    她擦擦额头抬起头说道:“我们主任要一锅给煮了,配上点酸辣咸菜,说是味道可好了。”



    王忆说道:“噢噢,筋头巴脑一锅煮,这东西确实不赖,今晚我也得吃一碗。”



    “我吃两碗!”学生们立马喊叫。



    “我吃三碗!”



    “我吃十……”



    有人正要豪气大发,旁边的人听了他的话迅速打断他的声音夸张的喊道:“啊你要吃屎啊!”



    然后几个学生们便打闹起来。



    打闹往往会转变为真打!



    也有一些社员过来看杀猪,这往往是女劳力和弱劳力,她们不用出海上工,带鱼汛与她们没有太大关系。



    对于不用出海的劳力来说,除非是赶上渔汛,否则立冬开始她们就要清闲下来了,因为她们主要任务配合海上作业以及伺候土地农活。



    立冬之后,地里没有什么活了。



    今年情况还算忙碌的,地里盖上了小暖棚、种上了一些蔬菜,否则往年现在地里就冷清了,只要等待萝卜和大白菜成熟即可。



    冬天到了,一年进入尾声了,一年的辛劳要算是到头了,这些劳力可以让自己歇歇了。



    王忆过来后又杀了第二头猪,这两头猪都是学校的,王状元等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收获的得意。



    这是他们养大的猪。



    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领袖同志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劳动所得吃起来才香呢!



    至于他们会不会因为自己养大的猪产生感情被杀了而伤心?这年头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那么宽泛的宠物感情基础。



    学校的猪从进入猪圈第一天就被学生们给惦记上了。



    他们早就在等着杀猪这一天了!



    第一批霜肠灌成了,王忆和秋渭水抬上一盆子往山顶走。



    这一路上可挺辛苦,走走歇歇的。



    到了山路上有人突然喊了一声:“王老师,这力气活怎么能让你来干?你放下,让我来!”



    王忆回头一看,一个挑着扁担汉子领着两个男娃娃跑来。



    褚二龙。



    泥瓦匠二猪回来了。



    他笑道:“褚二龙同志你这是辞工了?这两位小同学是你家的孩子吧?送过来上学啦?”



    二猪客气的递给他一支烟,但王忆不抽烟,他便收回烟盒放进裤兜里,说:“对,我辞工了,过来上班了。”



    “其实我辞工简单,礼拜一回去以后我就跟单位领导说了要辞职,两天工夫把手上活给收拾了一下,人家就让我走了——我是个临时工,不在编,啥时候走都行。”



    “本来前两天准备过来,但碰上学生考试,老师跟我说,市里的试卷跟县里不一样,让娃娃先在学校里考试,考完了我把家里行李一收


【1】【2】【3】【4】【5】【6】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