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金狗随时来袭,百姓急需武器自卫,一方面有又祖宗之法限制。
想当初齐国依靠稷下学宫战国称霸。
万一这些平民被鼓捣反了怎么办?
刘满江和乔清澜他们来淄州,他都想扣下来补充进三司了。
极大的增加了跨龙门的成本。
如今失去了朝廷中枢,三司受命官家重建,真是笼络士子之心,天下人心的时候。
这年代的农民很穷,很多人家里连菜刀都没有,收割庄稼的镰刀也要跟地主借。
开宝五年,太祖就颁布过禁令,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
各地展开学堂,定期考试,遴选对三司盐铁,船舶,计财各种技术感兴趣的人才!”
李敬说完,陈卓几个熟悉齐鲁历史的官员都站起来叫好,稷下学宫的旧址就在淄州城边。
再说,李敬未必会放人,等开春备好了料。
朱琏也看出了陈卓等人的顾虑。
天下人才也不再为大宋所用。
三司没钱,可是三司有掌控盐铁的权利。
进入太学读书,远比科举考试费用花费巨大,花了钱也未必成功,太学中没有背景,哪怕进了太学,也无法出头。
“李敬,给平民发放武器,也是一面双刃剑!”
会说话的眼睛看着李敬。
“可以,我看可以这么办,李敬,我们怎么个叫法?叫三司专学?”
如今原址重启稷下学宫,为大宋凝聚人才复仇。
山东两路普通学子根本负担不起。
之后的宋朝不仅对汴梁,对各地军械管制也日趋严格。
听见李敬还在说,没有插话。
磁州只有一个铁矿,山东却有两个,随便拎出来一个,也远比磁州的规模大。
关胜听见李敬扯到他身上了,笑容满面。
作为武将,当然希望朝廷可以大量派发武器,武装平民,这样金狗想要趁着山东兵力空虚进攻就更难了。
对于大宋的局势,朱琏知道的更多,双手揉了揉自己脑袋,所有的焦虑,都揉成了坚定。
鬼知道他要造多大的船。
说完又望向李敬,让他继续说。
“准了,我就代表官家同意三司重开稷下学宫。效法官家对宗泽的信任,正七品及以下官员,黄运转使可以酌情授职,如果官家责怪,予替尔等解释!同时三路各州县张榜遴选女官,我不能把易安,无双和清澜总这么耗着。”
徽宗执政中后期,一般的富裕家庭,大宗族已经养不出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凤凰了。
“金国亡我大宋之心不死,未来战争会更残酷,作战更多的是需要火炮,床弩等大型杀伤力工具,也需要军队训练组织,发给他们一些刀枪,抵御强盗入门,乃是权益之计策,我相信宋人,我也相信关将军在京西两路的威慑力!”
京城的太学,开办初期的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赵佶的任性妄为表面上重视太学,其实用太学混乱了科举制度。
“凝聚人才是第一步,第二步还要凝聚人心,现在趁着寒冬,各地农民,佃户,都在歇冬,这里离开春农忙还好几个月,全部把他们动员起来,我们没钱,但是有大量铁器,可以考虑做一些锄头,镰刀,犁等农具,铁锅,铁铲等生活用品,换农民过来帮忙挖矿,修路!组织各地用修筑城墙,挖掘护城河,沟壕的方式,置换等农具,兵器,让他们时刻准备自卫!”
“稷下学宫乃是我华夏族第一所官办的,培养各类人才的高级学府,学术博大精深,包含了当时各家各派的思想,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了齐国智库,娘娘可愿意在这稷下学宫的旧址,为大宋覆灭金国凝聚人才!”
只不过徽宗之后,各地起义军四起,厢军手上的军械四处流散,也没有之前的严格。
但是陈卓黄灿还是很顾虑,
继续大量的专业,管理人才,黄灿最头疼就是无人可用。
山东两路,河北一路的学子眼巴巴盼着恩科,李敬觉得还不如用三司遴选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方式,把人选出来,照冶炼,造船,航海,卤盐等专业培养起来,以后协助三司。
“其实我宋人非常容易满足,只要专心政务的地方官不渎职,不一门心思捞钱,他们就很忠诚,不会有不轨之举,之所以会出现宋江这类的反贼,无非是地方官不作为,或者是非常严重的天灾赈灾不到位,我记得度支、户部、盐铁三司负责地方官员的财经业绩等考核。我们不妨邀请民间力量介入考核。让地方官员为祸一方的时候,民众有个宣泄,申诉的途径,把所有叛乱的源头掐住。”
看着朱琏有些迷惑,陈卓拿出圣旨附带的几分印纸批数给朱琏解
不过李敬说的是事实,勤王之后,关胜在京东两路的威望骤起,他武艺过人,比李敬风头还足。
偏偏乔清澜还入了朱琏的眼,皇后身边没女官,连李清照和顾无双都抓去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