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声音从外面传来,智伯一听已经站了起来,他知道外面说话的就是吕子善,此时他最需要的也就是吕子善。
而且吕子善来得也是正逢时机,给足了他面子,让他可以在韩氏、魏氏面前赚足了面子,也会让两氏对他更回信服,这是他所需要的,而吕子善恰恰满足了他这一点虚荣的心理。
“先生还快请进来,与本公同桌即可。”
智伯也是走到帐门外亲自扶着吕子善坐在自己身边,又亲自为他添了碗筷酒杯。
吕子善到是双手作揖对着魏驹及韩虎道:“子善见过两位族主。”
两人一看也是作揖回应,看起来都是认识之人,所以也没有什么客气了。
“我看我们三人先敬先生一杯,再详听先生说说。”
智伯也不急,此时举杯敬吕子善,而魏虎与韩驹自然也陪同敬酒。
吕子善饮完一杯缓缓说道:“刚才听闻三位已达成一致,此事到值得庆贺,在下就在此先祝智、韩、魏氏同心结力,此次征伐三氏都能得利而归。”
吕子善面对韩虎与魏驹也是十分尊重,甚至比对智伯还尊重,因为他知道若三军不统,那么就会犯范氏与中行氏与邯郸赵氏的错误,前车之鉴不可再犯。
三人又再次饮了一杯,此时就连韩虎与魏驹也都十分期待听一听吕子善的兵法韬略了。
“刚才来时听闻智伯分兵之策,在下到也觉得并无不妥,只是对于此时范氏,只需稳守阴风峡谷即可,不必远伐。
对于中行氏,已然无可战之兵,如此溃败,只要阵兵于朝歌城外潜伏,中行氏此次回撤大军必然一战而败。
至于邯郸城,到有些麻烦,毕竟鬼谷王禅不会轻易放弃此城,若在下猜得不错,此时邯郸城已回归为赵氏城邦,赵稷若不是被杀,自然也是被代替了。
若是赵氏守此城,欲攻此城反会成为分化三氏联军的谋略,本公子自然不会中了鬼谷王禅之计了。”
吕子善说完,三人也是脸上疑惑。
“先生,可否说得清楚一些,对于中行氏,他们急欲回朝歌城,若我们能先行攻下朝歌城,那么不就更容易对付吗,此时我方兵力已大体逼近朝歌,不出一日即可攻伐朝歌城,为何却还要等中行氏大军来呢?”
智伯此时先问有关中行氏之事。
“朝歌城是大城,中行氏必然也有守城之兵,一时之间纵然举全兵攻之,也未必能成。
可若先消灭了中行氏之兵,朝歌城就是一座空城,群龙无首,依智伯来看,他们又会如何选择呢,自然是向三氏联军投诚了。
攻城之损智伯应该明白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三氏联军最后要对付的是赵氏,而非中行氏与范氏,所以不必把兵损妄费于此。
再说将来攻下赵氏之后,再来分封此三氏封地,那时也不会有什么争执,若未完全灭了三氏就因城而引发三氏不合,就犯了兵家大忌了。”
吕子善也是深谋远虑,考虑的长久。
若说此时就拿下中行氏都城朝歌,而朝歌也是大城,由谁来守,将来又由谁来得此城,必然会引起分……
而三氏之所以能结合是以利相交,非是三氏有什么深厚的恩情,若论及恩情,此时的三氏尚不及范氏与中行氏还有邯郸赵氏,毕竟他们三氏是有姻亲关系的,而此时智、韩、魏三氏则是将来能得更多封地扩张自家实力为目的。
“对对对,先生说得对,若我们三氏能一鼓作气灭了范氏与中行氏、赵氏,那时其它小城还不望风而逃,自然会降伏,到时我三氏再坐下来慢慢谈分封之事,那时已是水到渠成,没有顾忌了。”
智伯也是一听就听出了吕子善的谋略,毕竟若此时智氏牵头,当然也不好自己强占朝歌,可若让韩氏与魏氏占了,智氏又心里不甘,可若最后来分,那时比的依然是实力,若两氏不满意,那么智氏自可兴兵再伐,强占有利大城,其实两氏也完全没有办法。
而韩虎与魏驹自然也同意此主意,是因为怕此时智氏势大,若是智氏占了,那么他们最后又会没有实利,最后来分封,事情还会有转机,若韩氏与魏氏联合,到时智氏也不敢独吞战果。
所以吕子善也算摸透了三氏的心理,他的话得韩驹与魏虎认可。
“吕先生说得是,既然此次我们三氏联军定下灭范、中行、赵氏之目的,若不一举攻下最扣的晋阳城,自当不可因小胜而骄,我与韩兄都同意吕先生的谋略,不攻城而伏击中行氏大军,这样只要运用得当,可以以一敌十,不会凭白因攻城而折损兵力。”
吕子善一听,此时也是作揖感谢两人的支持。
“那么先生欲歼敌范氏,若阵兵于阴风峡谷,我看范氏未必会敢从峡谷通过,不知先生是否还有后招呢?”
此时韩虎也是问起此事,也是三人之惑。
“范氏现在已分化不和睦,各怀私心,而谁能回到范都,自然可以成为将来的新族主,对于现在在族主范吉射,他的三个叔叔已十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