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重生之文豪崛起 第378节

+A -A

    哪像如今电视质量都非常好,电视机买了后很少有出故障的,同时,电视信号也很稳定。而且相对而言价格也比几十年前便宜了好多倍。

    很多人常说怀念过去家电的耐用性,但事实上,因为技术落后的问题,当年很多的家电其实质量按照如今来算的话,都是劣质产品,抓到是会被重罚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电视机过去经常会出现雪花白,也时不时的就这坏了那坏了,隔三差五地出故障是常态。

    互联网和地产现在做不了,建厂的话还不够明朗,但搞电器出口贸易却是非常有前景,同时也是非常适合现在市场的。当初黄首富发家就是在80年代早期,靠着电器一举成为全国首富的。

    好一阵,李文辉才试探性的喊了句“霍先生”

    数天后。

    霍耀文张口道:“李先生,之前我也说过了,国内的电器市场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我一个人肯定是吃不下的,只是你确定你能代表和记电业代表令尊吗?”

为了写出来好看,总不能严苛的去精密计算,写出0.00几吧。

    “是吗?”霍耀文假装露出惊讶之色,随即笑着道:“看来李董事长对市场的敏锐性还是一如既往的厉害,前年我们一块北上的时候,就听李董事长说过这个打算,当时只以为是说说,没想到是真的。”

    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两方人一碰面,在边吃边喝中,就基本上谈妥了合作的想法。对于投资电器生意,霍耀文一开始是想在寰宇集团新成立一个部门,但后来想了想,还是选择以和记黄埔董事长的身份与李永森谈。

    “没关系,刚好我也要在广州这边多待几天。”霍耀文嘴角一笑。

    李文辉见霍耀文含含糊糊的,直接说:“霍先生,实不相瞒,其实我这次来内地,不管是来看看这边政策的,主要还是家父很好看内地电器市场,让我来打个急先锋探探路。”

    ……

    一直到2000年左右提出家电下乡政策,算是让全国人都用上了家电,不管是否只是一台电视机,还是一台电风扇,这都足以说明,国内家电市场的辽阔和可持续发展性。

    “不错,自那以后家父就非常的想要打开内地电器市场,只不过当时政策的问题,一直没能如愿,但如今不同了,改革开放让家父看到了进入国内市场的希望……”

    这些事情,李文辉不知道,有远见的和记电业董事长李永森也不可能知道,但霍耀文很清楚,他可以说是亲身经历过那个高速发展的年代,在他的眼里,国内到处都是商机,到处都是王牌,只看先从哪里下手了。

    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后,李文辉也没觉得霍耀文看清自己,毕竟对方不仅是寰宇集团和和记黄埔的董事长,更是香港的太平绅士,虽然都是同辈人,但对方比自己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看不是因谈话出现的问题,李文辉连忙笑道:“这个我明白,我昨天已经通知家父了,他已经准备亲自过来了,只不过因为通行证的问题,可能要耽误几天时间,还需要霍先生等一等。”

    70年代一台电视机要三四百块,是城里普通阶层大半年的收入,在农村生活的人,恐怕一年都未必买的起一台。现在的话只要正常工作,想要一台四五千块的网络电视机,一两个月的收入应该是轻松的吧?

    李文辉一边说一边观察霍耀文的表情,见他一直面露微笑,看不出任何表情,其内心也是烦躁居多。不等继续说下去,他直言道:“所以昨天我听霍先生有这个心思后,回去琢磨了一下,我认为霍先生有这个想法,家父也有这个想法,不妨两家坐在一起聊一聊。”

    李永森带人从香港坐船赶了过来,霍耀文亲自去接的船,对李文辉他可以随意,但年长的李永森,他还是很有礼貌的。

    再切说了,霍耀文虽说只比李文辉大了五六岁,但他发家成名已久,与他相交的港岛商界人士,无不是李文辉父亲那一辈的人。平时聊聊倒也没什么,真要谈合作,还是得李永森自己过来最好,至于李文辉此时还太嫩了点。

    原因有两点,一点是寰宇集团没什么工厂实业,一时半会找不到相关的人员;第二点就是戴维德那边已经顺利的在股市上回购了不少和记黄埔的股票,增持至今,霍耀文大

    刚刚不说话,不是霍耀文摆谱,主要李文辉刚毕业回国,还没完全参与到他家族企业当中,哪怕霍耀文跟他讲了双方合作,要是等回头李文辉回去后,李永森不答应,或者因别的事情推推搡搡的。不光是落了霍耀文的面子,也平白无故的让本来没什么事的两家公司产生了矛盾。

    此话一出,屋内突然安静了下来,李文辉有点忐忑的看了眼一直露出笑容的霍耀文,又瞥了眼旁边坐着默不作声的白蕴和,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想了想,似乎自己也没什么说错的地方啊,不就是希望两家坐下来谈一谈合作的可行性。

    过去是艰辛的,不过改革开放步入八十年代以后,国内的经济发展起来,国民的存款也越来越多,家电普及率从不到1%,慢慢的发展到了3%,5%,10%。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