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0128章 履职知县,筹建巡捕营

+A -A

去半个月了,倒也有回信,不时抓几个送回来关到县衙监狱。

    当然了,城内的治安贾芸也很重视,下令让典史进行一个月的严打,是近这段时间县城内倒是鸡飞狗跳。

    说起典史,掌管缉捕、牢狱,职品虽小,但一般都由地方上之”闻人”充任,俗称衙门中惹不起的“四爷”,又被百姓称为“杂职首领官”。

    为何这样说?

    盖因一个王朝能否平稳发展,很大关键取决于地方统治。

    而由地方政府去管理地方,通常地方的势力去协助官员,才能更好地统管地方。

    知县下面还有很多属官,典史便是其中之一。

    典史是既“官”非“官”“,乃县令的左杂官,又是无品阶的官。

    是介于官、民之间,一个很尴尬的位置。

    典史既受限制于官,又左官治民,是官对民实施专制统治的助手。

    地方能否安生乐业,没有“典史”的参与和努力,再好的法制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从这个意义上说,“典史”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母庸置疑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典史”是这个地方的威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代表着这个县城的脸面。

    他们主要负责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囚犯、打击犯罪,管理囚犯不让他人生事、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

    然而,没有典史,地方民不聊生,有典史,却又逾闲荡检。

    典史社会地位不高,俸禄十分微薄,经常抓住机会便唆使小偷,去指认那些很有钱财的,但是没有势力背景的富贵人家。

    

    以莫须有的罪行进行诬陷,以破桉追赃为由,变着法子让他们交赎金,疏通关系。

    一来二去,他们的钱包自然就鼓了,这种现象,被老百姓称为“贼开花”。

    慈溪县的典史是个四十来岁的老油子,很不老实。

    贾芸上任后,就三天两头去找他的麻烦,发现问题也不处罚他,而是打他手下的板子。

    有时候十几个衙役帮闲一字排开,被亲卫打得哭爹喊娘。

    听小道消息说,现在典史的那些手下,都恨不得典史早死早好。

    倒是这家伙做事滴水不漏,就算贪污渎职了,也没留下什么把柄,要不然早让人举报了。

    除此之外,贾芸又下令让典史打黑,维持城内治安,还严格实行宵禁制度,让典史当个头铁,去做得罪人的事,做不好,就打他手下的板子。

    那典史被折腾的够呛,手下们哭着喊着要让他尽心尽责,生怕再犯错挨打,于是肉眼可见的,这段时间那典史老实不少。

    训练场。

    一百个新招的巡捕着统一服装,正在站军姿,如标枪一般,一动不动。

    这些人是从近万个吃不饱饭的矿工和农民中选拔出来的,个个都是五大三粗,身材挺拔健壮的年轻人。

    贾芸将他们招来后,计划月内让他们轻松一些,先调养调养身子,多吃些有营养的饭菜,同时狠抓纪律,将令行禁止从最开始就刻到他们的骨子里。

    所以练体能,站军姿,走队列,记条令,搞内务,学识字,就成了他们如今主要的训练内容。

    从下个月开始,他们就要真正开始训练了,练队列阵法,包括方阵、圆阵、数阵、鸳鸯阵、雁形阵和疏阵等等。

    练武器操作,冷兵器主要练弓箭、刀术,兼练火器操练,比如大炮和火枪,爆破等。

    大炮和火枪主要是熟悉流程和学习使用方法,贾芸从观海卫借了几把枪来,当作教练枪,争取让所有巡捕都能熟练使用。

    至于命用率的问题,因为枪少,贾芸就暂时不考虑了。

    除此之外,体能耐力训练也必不可少,训练主要是身穿甲胃佩戴武器负重训练和摔跤、擒拿、搏击训练。

    另外骑术也是要练的,包括在马上御敌搏杀、射箭、打火枪等,都要练,贾芸有的是马,倒是不怕他们折腾。

    训练内容是贾芸带着亲卫们一起制定。

    除了参照眼下军中的训练内容外,贾芸还引入了一些后世的东西。

    特别是关于纪律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多了一项思想教育学习。

    贾芸在队伍里面缓缓走着,辨认他们的样貌,确认他们的名字。

    每说对一个名字,对方都会露出激动振奋之色,回话时声音震耳欲聋,恨不能将嗓子吼坏了。

    “士气还不错,要继续保持!”

    检查完所有人后,贾芸对带头训练的亲卫表扬和鼓励道。

    对现在的贾芸来说,他正处于舒适区,浙江的各个上级,都欠他人情,基本上不会来找他麻烦。

    而他自己又是基层一把手,不求立多大的功,重要的是要求稳,争取正式任命下来之前,不出任何幺蛾子。

    所以,利用这段时间内积累底蕴,加强手中的力量,正当其时。

    而眼前的这些士兵,就是他组建势力的班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