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三十章刺杀(求订阅)

+A -A

是从长安出来的,途中还去了一趟洛阳,自然不会为扬州所震撼。

    李医并没有回头,而是微笑着朗声说道:

    “扬州是大唐第三大城市,仅次于长安和洛阳,自然非常繁华”

    “如果只比人口,不说城市大小,扬州还在洛阳之上”

    “扬州共有80万人口,仅次于长安,是大唐人口第二多的城市”

    “由于守着大运河,离海很近,扬州占据粮道和盐道的便利,非常富庶”

    听着他这番解释,现场众人都轻轻点了点头。

    接着又向前航行了一段距离,李医乘坐的这艘楼船,终于在城内一个码头上靠岸了。

    船刚一停稳,还没等李医他们下船呢,先一步下船的扬州刺史等人已来到船边。

    等李医他们下船,自然又是一番客套。

    跟在后面的那些楼船,也陆续驶来,相继靠岸,停泊在了岸边。

    那些楼船上的扬州粮商和盐商都匆忙下车,纷纷向这边赶来。

    来到近前,他们纷纷向李医鞠躬施礼,一个个都非常恭敬。

    直到此时,他们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李医,一个个都好奇地暗中打量着他。

    站在一旁的扬州刺史,则在不停向李医介绍这些扬州豪商。

    “公子,这是四海粮行的东家,赵四海”

    “四海粮行是扬州最大的粮食商之一,过两日运往洛阳的这批粮食,有三成半都是由四海粮行筹措的”

    李医立刻冲这位顶级粮商点头打了个招呼,赞赏不已地说道:

    “四海粮行干得非常不错,值得嘉奖”

    “这种通晓大义的行为,必须好好弘扬一番!”

    随着他这番话,赵四海的一张老脸顿时就笑开了话。

    “公子,这是嘉实号的东家,陈泽民”

    “嘉实号是扬州最大的盐商之一,也是少数拥有朝廷所颁发盐引的商号之一”

    扬州刺史继续介绍着。

    这次介绍的是一个盐商,四十多岁,看着精明干练,还有几分儒雅的气度。

    

    李医冲对方拱了拱手,又是一番客套。

    接下来,扬州刺史又介绍了几位重量级粮商和盐商,以及几位官员。

    其余那些份量稍轻一点的,则都一带而过。

    大家互相认识,客套一番后,这才离开码头,走上码头旁边的街道。

    下一刻,聚集在街道上的人们都纷纷躬身施礼,高声问候。

    李医则跟以往一样,跟老百姓们亲切互动着,嘘寒问暖,关心百姓们的生活。

    正行进间,路边突然有人高声问道:

    “请问公子,我们这些船工的子孙是不是也能去春苗学堂进学?”

    李医看了看提问的那位,然后微笑着点头说道:

    “没错,只要是我大唐百姓的子弟,无论出身贵贱,都能去春苗学堂就学”

    “他们能不能出人头地,全看能力,不看出身和家世”

    话音未落,现场已响起一片激动不已的欢呼声。

    “太好了,没想到咱们这种草民的子弟也能接受教育”

    “是啊,咱百姓家的子弟,以后或许也能出人头地!”

    欢呼声中,人们纷纷躬身施礼。

    其中一些j百姓,更是跪了下去,这就准备磕头感谢。

    看到这一幕,李医立刻迈步上前,准备拦阻一下。

    就在走近路边人群的一刹那,他的眼角突然撇到一道寒光,直冲自己而来。

    下一瞬间,他双脚勐地向前一蹬,整个人立刻闪电般向后窜了出去。

    与此同时,他的右手也已飞速握住挂在腰间的短剑剑柄。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