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12章 秦赵议和,质子秦异人

+A -A

续道:“垂沙之战后,楚国至今未能恢复元气。即便再给他三五年,也很难恢复。五国伐齐之后,秦国的损失,完全可以从楚国来弥补!”

    提出这个提议,完全就是为了鄢郢之战做打算。

    当然,对秦国来说,能得到秦霄的实质性支持,从楚国身上割下一大块肉来,绝对是有很大好处的。

    嬴稷完全没想到,秦霄会提出这么一个提议来。

    但仔细一想,这事,好像能成啊!

    楚国虽然地处南荒,但质量不足,可以用数量来弥补嘛!

    (注:南方长江流域这时候是水灾比较多的,土地质量和人口密度远远不如黄河流域的中原。所以看战国地图上,楚国的面积最大,但国力其实一直不算第一梯队。)

    想到这,嬴稷立刻就精神了起来:“你打算如何支持寡人出兵?”

    “派兵与秦联合伐楚,具体各自出兵多少,利益如何分配,就让下边的人去谈好了。”

    秦霄随口带过这个话题,笑道:“重点在于,先伐齐、后伐楚,这个提议,秦王是否满意?”

    上位者,只需要讨论出一个大的方向。

    细枝末节的问题,完全可以交给下边的人去商议,也免得伤了和气。

    若是下边的人谈崩了,还有挽回的机会。

    如果一上来就是双方领头人之间的谈判,一旦谈崩了,就连缓和的余地都没有了。

    嬴稷思索片刻,重重点头道:“可!”

    “那么,我们来商议一下秦、赵停战议和的事吧。”

    见目的达成,秦霄笑得很开心:“我提议,就以现在的实际控制领土为界。反正河东之地,也是你们从魏国占领的嘛。先让赵国拿去,以后缓过气来了,再打回来就是了。”

    “这如何可行?!”

    嬴稷一瞪眼,怒道:“寡人即位以来,从未有过割地求和之先例!”

    “但是你们秦国有啊!”

    秦霄笑道:“秦、赵本为一家,何必闹得那么难看呢?”

    “什么一家人,他赵国……”

    嬴稷下意识地骂出口来。

    但说了一半,忽然意识到不对,又将剩下的话憋了回去。

    “果然……姬延说的没错,秦国并非是飞廉的后人,而是帝辛的血脉……”

    秦霄一看嬴稷这反应,立即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秦霄已经从周赧王姬延口中得知了这段秘辛的基础上。

    若是秦霄不知道这些,顶多会觉得嬴稷的话有些奇怪,而不会产生这么多的联想。

    秦霄不动声色,劝说道:“忍一时之气,换秦国未来,以秦王雄才大略,想必是能想通这一点的吧?听闻有一纵横家名苏秦,正在密谋串联六国伐秦之事。若是秦王动作慢了,五国伐齐变成六国伐秦,于秦国可是大为不利啊!”

    苏秦……

    嬴稷对这个人也有所耳闻,知道这个纵横家自称鬼谷子弟子,甚至还打着秦国前朝丞相张仪的名号来增加自己的份量。

    苏秦在六国之间不断游说,想要联合六国抗秦。

    若是真的让他做成了这件事,一个处理不好,对秦国就是灭顶之灾。

    秦国虽强,但其它六国也不是吃素的。

    哦,不对。

    韩国、魏国基本上已经废掉了。

    楚国、燕国也强不到哪去。

    但赵国、齐国,如今可都处于鼎盛时期,对秦国的威胁不小。

    其它四国虽然废,但联合起来,也能增加不小的声势。

    秦国一家独木难支,对上六国,败多胜少,殊为不智。

    犹豫了一阵,嬴稷不情不愿地答应了秦霄的提议,但看他的表情,却是十分的勉强,似乎付出了难以承受的巨大代价。

    事实上,对于死要面子的嬴稷来说,对赵国服软这件事,确实是不好接受。

    但,相较于面子,嬴稷更重视实际利益。

    尽快与赵国议和,然后推动五国伐齐,在打压齐国这个强大对手的同时,破坏苏秦联合六国的计划。

    这,对于秦国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在这件大事面前,其余的一切都可以为之让步。

    “既然秦王答应,说服赵国的事,便交给在下好了。”

    大致商定了秦、赵议和的条件之后,秦霄露出笑容,话题一转,又说道:“既然两国议和,为了彼此信任,在下建议两国各自派遣质子于洛京。听闻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不妨挑选一不受宠爱的庶子……”

    这,才是秦霄最重要的目的。

    但却被秦霄隐藏到了最后。

    而且,互相派遣质子,这本来就是战国时期的传统,嬴稷并未怀疑什么。

    虽然把质子送到作为“公证”的第三方去,这种先例不曾有过。

    但仔细想想,倒也没什么大碍。

    最重要的是,选择质子,肯定是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