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上出事。
绕道巴蜀,虽然路程远了点,但却更加安全。
另一方面,秦霄也加快了强化自身的步伐。
无论周赧王是如何让他的实力突然增强一大截的。
加强自身的实力,总不会有错。
三千名预备的【秦之锐士】,在“魔力水晶”的辅助下,开始快速掌握超凡之力。
根据高顺、麹义的观察,如果仅仅只让他们修炼到《秦风》第五层,初步达到转职要求,在魔力水晶的辅助下,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而且前五层的修炼对魔力水晶的消耗不大,一枚魔力水晶,足够十人修炼的。
毕竟只是“入门”的水平。
以这个数字来计算,秦霄带进副本的魔力水晶数量,足够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三万规模的【秦之锐士】。
不过,三万秦之锐士,光是预备兵源,就要花费掉三亿多的人口额度。
秦霄现在,每天的人口额度才刚刚达到三百多万,进入副本世界两个月下来,也就只有一亿八千多万。
这是总数,将已经用掉的几千万人口额度也算了进去。
剩下的这部分,也不能全部用来练兵。
还得留出一部分人口额度,满足工匠等后勤职业的需要。
秦霄和手下的谋士讨论了一番,决定将第一批秦之锐士的规模控制在一万五千人。
因为魔力水晶数量不够,必须要轮换使用的缘故,练兵的周期也要长一些,要两个多月才能完成。
秦昭襄王送来的一万套装备,不出所料,都是价值最低的轻装步兵装备。
一件轻甲,一套武器。
武器分为两类,单手剑加上单手盾的组合,或者一把步兵长戟,两者数量各半。
单一的轻装步兵,在战场上灵活性由于,但正面战斗力却显得弱了些。
尤其是防御力差。
秦霄在参考了手下将领们的意见之后,决定将多出来的五千人训练成远程兵种秦弩兵。
穿皮甲,配备重型脚蹬弩。
前者很便宜,即便是紫色品质的制式皮甲,成本也不超过二百两银子。
后者要贵不少。
一把重型脚蹬弩,造价至少在一千两银子以上,另外对使用的箭矢也有极高的要求。
最昂贵的“破甲箭”,单支成本就要二两银子。
即便是最便宜的普通箭矢,每十支也要一两银子。
这还不算附加上起爆符,制作“爆裂箭”的开销。
五千秦弩兵,单单装备上的花费,就至少在七八百万两银子。
日后的维护、战斗损耗、军饷等等方面的花销也不会低。
越是高阶的军队,花费就越恐怖。
可以说,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完全就是拿钱堆砌起来的。
不过这笔开销自然会有韩国、魏国来买单,秦霄花起来也不心疼。
要不是人口额度跟不上,秦霄甚至想一次性组建个十万八万的秦之锐士算了。
兵种的训练和转职需要时间。
装备的打造也需要时间。
秦霄原本制订了一大堆的计划,但因为函谷关突然的变故,一时之间不敢轻举妄动,将这些计划都推迟或者取消。
唯一没有变动的就是攻略魏国。
岳飞和商鞅不负秦霄的期望,仅仅半个月时间,就攻陷了大梁。
这一战的代价不低。
魏国虽然也在伊阙之战遭受重创,但剩余的实力要比韩国强不少。
单单只是那一万出头的魏武卒,就让岳飞付出了三万多人的伤亡。
好在大部分都只是受伤,阵亡的数量不到七千。
在最后的魏武卒全军覆没之后,商鞅代表秦霄,逼迫魏昭王签订了城下之盟。
条件和韩国差不多,解除武装力量,战败赔款,以及在魏国朝堂上安插人手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额外的条件:魏武卒练兵法,以及魏昭王的儿子,魏无忌,要向秦霄效忠。
魏无忌现在名气不算大,但日后却是魏安厘王时代魏国为数不多能撑撑台面的人才,官至上将军,两次击败不可一世的秦国。
对于商鞅的要求,魏昭王不敢有丝毫反抗,全部接受。
不接受也不行。
商鞅一面让白起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围住魏王宫。
一面将写好条款的协议丢在魏昭王面前,只给了他一句话:签字、用印,或者死。
魏昭王不想死,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很干脆地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盖上魏王大印。
自此,韩、魏两国,尽在秦霄的掌控之下。
然而。
和这个好消息一起送到的,还有一个坏消息。
“这是今日送来的消息。”
秦霄将一卷竹简丢在桌上,说道:“周赧王兵临栎阳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