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误差”叠加在一起,却会让整个计划朝着一个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反而,一些看上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计划,因为执行起来容易,反而更能取得好的效果。
如果用游戏中的术语来表达。
战场,对于双方主帅来说,都是笼罩在一层“战争迷雾”之下的。
除非是大规模的平原会战,还得在良好的天气之下。
否则,正常的情况下,主帅既不知道敌人在哪,也不知道自己人在哪。
这种情况下,哪怕敌人使用了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策,只要自己这边无法提前做出相关的防备,往往也能起到非常惊人的效果。
不过,听到秦霄并不满足于“击溃敌军”,还另有安排,打算一举将敌军彻底歼灭,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留。
哪怕明知不该问,白起还是有些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试探着问道:“不知是什么计策?”
“这就不能告诉你了。”
秦霄笑着摇了摇头,并未答复。
疑惑没能得到解答,白起有些失望,但并未不知分寸地继续追问。
见到白起这副姿态,秦霄暗自点头。
若是白起继续追问,秦霄对他的评价,就难免要下降一些了。
一个人的成就会有多高,能力是一方面,但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若是连自己的欲望都控制不住,那么即便能有所成就,这个天花板也不会太高。
虽然现在的白起还有些青涩,但能够很好地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已经隐隐展现出了一丝“大将风范”。
“不说这个事了。”
秦霄摇了摇头,看向白起,问道:“你可有兴趣为我做事?”
“啊?”
白起愣住了。
他不明白,自己明明是来追问出兵问题的。
为什么聊了几句,话题就跳到了要让自己为对方效命这件事上。
“在下……末将……”
白起支支吾吾了半天,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秦霄问得太突然,他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事。
“我虽是秦国少良造,却并非为秦王效力。当然,我和秦国也并非敌对,这一点你可以放心。”
秦霄简单解释了一句,想了想,这一两句话,似乎并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
更重要的是,这样说,显然没办法让白起在心中倾向于为自己效力。
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少良造”,和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秦国,哪个更能为自己带来前途,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想了想,秦霄问道:“你可知道,秦献公二十三年那场河西之战?”
“知道!”
听到秦霄提起那场秦国崛起的历史性大战,白起当即道:“秦献公二十三年,出兵二十万,秦献公亲自统领,仲公子渠梁、公子虔、少良造秦霄三人为大将,一路东出,攻陷魏国国都,令魏王签订城下之盟,收复河西失地!这段历史,所有老秦人都知道!”
看白起那激动的样子,秦霄不由笑了。
老秦人,果然是荣誉感很强的一个“民族”。
秦国崛起的开端,他们记得清清楚楚。
“你刚才说的三名大将,少良造秦霄,不觉得耳熟吗?”
秦霄微微笑着,看向白起。
“少良造……秦霄……”
白起念着这个名字,再看向秦霄,眼睛不由得瞪大。
他是知道秦霄的名字的,也知道秦霄是“少良造”,只是一直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但现在,在秦霄的提醒下,白起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忍不住再次重复道:“少良造……秦霄……大人?!”
他的话中,明显透露着一股“不敢置信”的情绪。
声音也变得嘶哑,十分艰难地问道:“可……那不是七十年前的事吗?”
“准确地说是六十八年。”
秦霄摇了摇头,说道:“那场大战之后,我便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过去六十八年,我征战其它世界,加起来也不过过了十几年而已。这次重回这个世界,是因为秦国有难,我来还连公的人情。”
顿了顿秦霄忽然想到一件事,又说道:“哦,对了,商鞅也是我那时从魏国带走的。你再仔细想想,从那场大战之后,你可还曾听说过关于我的其它记载?”
白起在记忆中拼命搜索着。
他并非文人士子,对“历史”并无太深的研究。
但作为统兵大将,或者说有志于统兵大将的军人,对于秦国历史上一场场战争,白起还是如数家珍的。
仔细在回忆中搜索了半天,白起有些惊恐地发现,在河西之战之后,“少良造秦霄”这个名字,似乎就从秦国的历史上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出现过。
“大人……”
白起咽了口唾沫,声音微微发颤:“大人莫非是天上仙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