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3章 伊阙,初见白起

+A -A

    按照游戏系统里的划分,如果说别的国家的军中强弩是蓝色品质的话,魏武卒的强弩,就是紫色品质,高了一个档次。

    不但射程远,穿透力也极强,普通的重甲都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士兵的安全。

    以伊阙的地形,若是秦军直接从山谷杀出去,魏军只要用强弩压制,秦军可以说出去多少死多少。

    毕竟,这条山谷的地形实在是太过狭窄,大军施展不开。

    若是在开阔的平原上对战,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对于这种地形下,战斗该怎么打,白起也不是没有研究过,当即就想要发表意见。

    “你先不要着急。”

    秦霄摆了摆手,拿起木棍,往山谷对面的军营一指,说道:“根据我军情报,韩、魏两军的驻地虽然都在伊水西岸,但却是分开的。韩军在东侧,靠近伊水,而魏军在西。”

    “不错!”

    白起毫不犹豫地说道:“由此可见,韩、魏两军,并非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提防,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若是我分出一支兵力牵制韩军,再从这里派遣一支精锐大军,翻阅伊阙山脉,袭击魏军背后……”

    秦霄手中的长棍绕了一个圈子,划出一条行军路线。

    这正是历史上,白起打这场伊阙之战的计策。

    少量兵力正面进攻,牵制韩军。

    大部分主力部队绕过伊阙山脉,偷袭魏军身后。

    白起见到秦霄的“计划”,当即眼前一亮,惊喜道:“若是可避开敌军斥候,此计有极大把握可行!”

    顿了顿,白起又叹了口气,说道:“只是,此计有一难点。魏武卒乃是重装步兵,身披坚甲。若是我军同样披挂重甲,翻山越岭之后,体力难免不支。而若是轻装上阵,轻步兵对重步兵……”

    白起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难题。

    轻装步兵对上重装步兵,就跟鸡蛋撞石头没什么区别。

    别说是同等级的兵种了。

    就是高出一个级别,也是输的概率要大得多。

    你砍别人一刀,别人没什么反应。

    别人砍你一刀,直接就是重伤。

    这怎么打?

    事实上,韩、魏两国之所以如此放心,不担心秦军绕后偷袭,就是因为这一点。

    背靠伊阙山脉,秦军若是翻山越岭去偷袭后方,士兵要不要披甲?

    穿着几十上百斤的重甲翻山越岭,到了战场上,还能剩下多少力气?

    要是不披甲,轻装步兵冲击重装步兵的防线,那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更不要说,韩国就在魏国侧翼,随时可以掩护战斗。

    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派遣了魏武卒防御侧翼之后,韩、魏两军都非常的放心,一点都不担心秦军偷袭。

    秦霄不知道,历史上白起是如何解决负重翻山这个问题的。

    但秦霄却也有自己的办法:“我手下有一批民夫,可帮助士兵运送甲胄。等到快抵达战场,再让士兵披甲上阵即可。”

    “既如此……大人还在等什么?”

    白起十分的纳闷:“突袭后方,切割敌军阵型,敌军必溃!这是大好的战机啊!”

    古代的战争,阵型、士气,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旦某一方骤然遭遇偷袭,阵型没有摆开,被切割得七零八碎,士气便会迅速崩溃。

    最重要的是,在这种局面下,敌军的指挥体系会彻底崩溃,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来。

    一旦指挥体系崩溃,哪怕大部分人都还活着,甚至保留着完整的战斗力,这仗也没法打了。

    连命令都传不下去,士兵组织不起来,各自为战,自然发挥不出多少实力来。

    历史上,白起靠着十二万二三线部队击溃韩、魏联军,完成这场经典的以弱胜强的大战,并不是靠着手下士兵拼命,而是借助着偷袭,迅速击溃敌人士气,让敌军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这只能保证击溃敌人。但,敌人溃败之后,他们逃亡,我们追杀,浪费时间不说,最后能歼灭三分之二的敌军,就算是运气好了。”

    

    秦霄摇了摇头,说道:“我还在等一个消息。若是那边顺利的话,可保证韩、魏联军在溃败之后,连逃都逃不掉!”

    秦霄并未欺骗白起。

    他确实是在等一个消息。

    在白起看来,绕后偷袭这个计划虽然简单,但成功的可能性却很大。

    他不是纸上谈兵的书生,很清楚在战场上,绝大多数情况下,计谋并不需要多么复杂多变。

    有时候,越是简单的计策,反而是越好用。

    这是一个执行力的问题。

    复杂的计策不是不好,而是下边的各个部队,很难按照指挥着的意志统一行动。

    越是复杂的问题,真正执行起来,就越容易出现一些微妙的误差。

    而这些看似不起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