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35章 天xia八珍,邺城甄家

+A -A

原繁华之地,再加上距离帝都长安很近,重建之后很快恢复了繁荣。

    这里的百姓生活好一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只是不知道,偏远一些的地方,百姓生活是否困苦。

    怀着这样的疑问,秦霄继续踏上旅途,向北而行,与甄尧一同进入冀州。

    当然,一路上并非没有停留。

    每经过一座城池,秦霄都会停下脚步,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看看当地的环境,以及百姓的生活状态。

    路过许县的时候,更是停留了足足七天之久。

    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将近一个月后,一行人终于跨过黄河,进入邺城。

    邺城是冀州甄家的大本营。

    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甄家的影响力。

    这座城池虽然没有长安、洛京那么繁华,甚至不如一般的州城。

    但在全国各个郡城之中,无论规模还是繁华程度,都算是排在前列了。

    在邺城内外,包括周边辐射的乡下,总计生活着上百万人口。

    单以人口而论,冀州城也不过就是这样的水平了。

    甄家的大本营并不在城内,而是邺城外三十余里的一片庄园。

    虽然已经拆除大半,但庄园外残留的痕迹,依然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一座戒备森严的战争堡垒。

    在秦霄登基两年之后,曾下了严令,“坞堡”这种世家、豪门用以保卫自身的军事堡垒,除非特许批准的,否则一律要拆除,只能保留正常的生活建筑。

    

    从甄家族地来看,至少甄家是严格执行了这条命令,没有打丝毫的折扣。

    甚至连围墙,都降低到了只有三米的高度,保证一定程度上的防盗、防贼的需求。

    和颍川那边以耕读为主的世家不同,甄家的族地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一看上去就极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大理石、还有镶嵌的金、玉装饰,透露着一种土豪的气息。

    甄尧手下的仆人早就先一步前来报信。

    等到秦霄和甄尧抵达的时候,族地大门处,已经有一群人等着来迎接贵客了。

    “咦?”

    秦霄注意到出来迎接的人群中,有几个明显在甄家地位不一般的老者,疑惑地看了甄尧一眼:“甄兄在家族中的地位,恐怕比我预想的还要高啊……”

    “不是有意隐瞒,这不是什么骄傲的事……”

    甄尧眼看瞒不过去,面露苦笑道:“家严去得早,小弟身为长子,少年继位,正是这一代家主。”

    “原来是甄家家主。”

    秦霄有些疑惑,在自己的印象中,甄家报备的家主好像不是这个名字。

    虽然和甄家并没有什么太深的交情,但对于这种天下有数的富豪家族,朝廷还是要掌握一些大致的情报的。

    家主的资料,就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

    是甄家瞒报了真实情况?

    秦霄脑海中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却也没有深想下去,神态自若道:“甄兄,在下客随主便,请。”

    “秦公子,请。”

    甄尧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然后抢先半步,作势为秦霄带路。

    在这一路上,甄尧都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结交的意图十分的明显。

    一边走,一边为秦霄介绍着甄家众人的身份。

    这里边,有甄家的族老、长辈,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门客等等。

    像这样的大家族,养门客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和造反没有任何关系。

    人才储备的重要性谁都懂,但凡有点能力的,都会有这方面的准备。

    就和后世的大公司高薪聘请人才是一个道理。

    若是没有这些“门客”,光靠甄家自己,哪怕再加上他们的人脉、渠道,也不可能将生意做得这么大。

    比如运送货物的商队,为了防范山贼盗匪之流,就必须要有家丁,甚至是要有武将带队保护。

    又比如和各方打交道,又需要有人出谋划策。

    这就是门客的作用。

    为了笼络,一些比较重要的门客,不但可以在甄家旗下的产业中获得一份干股,甚至甄家还会将族中的女儿下嫁,进行联姻。

    门客的数量多了,其中一些比较出色的,自然而然就能够脱颖而出,在甄家高层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哪怕最终的重要决策依然只会由“姓甄的”自己做出,但这些外姓高层,依然有包括建议权在内各种相当重要的权利。

    照例又是一场私宴。

    虽然名义上是私宴,但规模却不小。

    各类菜品极其奢华,囊括天南海北各种食材。

    就连酒,也是窖藏了十年以上的珍品。

    这种场面,偶尔一次还觉得挺有意思,见得多了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宴会过后,秦霄在侍女仆人的伺候下到客房休息。

    甄家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