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不小,但袁绍的损失却更大,足足填进去近二十万大军,才勉强换掉对手不到六万人。
差不多三倍多的伤亡,即便是袁绍家大业大,也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
但,打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说讲和就能讲和的了。
即便袁绍愿意,他手下这些人也不甘心。
何况,几场胜利,虽然都是惨胜,却也极大地提升了公孙瓒和曹操的士气,让他们更加有底气面对袁绍这个强敌。
没办法……继续打吧!
袁绍一面心疼着,却又不得不将手头的兵力全部填上去,甚至还下令在冀州境内大肆征募壮丁练兵,以补充战争的损失。
有着袁氏庞大的家底支撑,袁绍不缺钱,也不缺粮,限制他爆兵的唯一因素,就只有领地上的人口。
而若是稍微放宽一些要求的话,以袁绍所占据的地盘,征募一百多万大军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在接到这条情报之后,秦霄立即意识到,袁绍这次募兵令,并非是针对曹操、公孙瓒。
而是针对自己。
袁绍在为未来南下做准备。
而秦霄的地盘,恰好堵住了袁绍南下的路。
若是袁绍想要南下争夺天下,必须要与秦霄先打上一场。
这百万大军,就是为秦霄准备的一份“礼物”!
“果然不会给我太多发育的时间啊……”
收到这个“坏消息”,秦霄只是叹了口气,却并没有太多纠结的地方。
人生在世,哪有什么事事顺利?
意料之外的困难和挫折,才是常态。
何况,袁绍可没有系统认证的兵营加成,练兵的速度无法缩短。
现在才开始征募壮丁,等到练出一支有足够战斗力的大军来,至少也是明年的事了。
何况,在彻底解决掉公孙瓒和曹操,一统北方之前,袁绍多半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公孙瓒那边不好说。
但以曹操的枭雄之姿,真的会让袁绍顺顺利利地展开他的计划吗?
秦霄表示非常期待曹老板接下来的表现。
除了北方之外,南方也并不安宁。
袁术和孙坚早已打出了真火,短短不到一个月内,双方连续爆发了五次规模达到十万人级别以上的大战。
几场战斗下来,用“横尸遍野”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长江沿岸的惨状。
孙坚的家底几乎彻底被打光,就算没死伤的,大多也都因为士气低落而溃逃,只剩下不足五千最亲信的亲兵。
袁术也好不到哪去,几十万大军被打到只剩下区区五万余人,近乎变成了一个穷光蛋。
打到这种程度,是秦霄此前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秦霄并不记得孙坚和袁术之间矛盾的细节,只记得是因传国玉玺而起,而孙坚的死,似乎也和袁术关系不大,是死于刘表麾下大将黄祖的箭下。
在秦霄的印象当中,孙坚应该不太能给袁术造成如此可怕的威胁。
但不管怎么样,事实就摆在秦霄眼前。
孙坚确实打不过袁术,但他的拼死抵抗,却也几乎打尽了袁术的家底。
最终,孙坚坚决不肯投降,带着五千亲兵,强冲袁术大军主阵。
杀敌过万之后,最终力竭而亡。
据流传出来的消息称,孙坚身中数十箭,仍屹立不倒,一直到断气之后,袁术一方的士卒仍不敢靠近。
或许这传闻或多或少有夸大的迹象,但仅从这一点来看,“江东猛虎”之称,倒也名副其实。
他手下四大猛将,除了黄盖早在决战前就不知所踪以外,程普、韩当、祖茂三人,都与孙坚一同发起最终的“自杀式冲锋”,且都死在孙坚之前。
外界甚至传言,黄盖怕死,临战脱逃,乃是小人行径,并大肆赞扬其余三人之忠勇。
不过,秦霄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色却是很奇怪。
“要说黄盖会背叛……”
秦霄露出一个怪异的笑容,像是嘲讽,语调微微上扬:“呵呵呵。”
这句“呵呵”,可谓是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历史上的黄盖,无论是在孙坚、孙策,还是后来到了孙权手下,都一直忠心耿耿。
大名鼎鼎的“苦肉计”,也是黄盖作为主角,为了取信于敌人,甚至不惜自残。
说这样的人会因为怕死而临阵脱逃?
秦霄是不信的。
必然是孙坚给黄盖留下了什么重要的任务。
要知道,孙坚虽然死了,但他的两个儿子可都还在。
传国玉玺,似乎也并没有落到袁术手上。
作为“江东猛虎”,孙坚不怕死,秦霄是理解的。
但要说他不在乎家族传承,以这个时代的观念来看,未免有些说不通。
秦霄猜测,传国玉玺,十有八九就在孙策、孙权两兄弟手中。
考虑到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