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18章 191年chun

+A -A

191年的三月上旬。

    经过一整个冬天的“发育”,凉州和关中两地相加,人口已经来到五百余万。

    这其中包括了已有的四十多万大军,和十五万新军兵源。

    若是将这些新兵全部训练成军,秦霄手下的军队规模将会突破六十万大关。

    六十万大军,单以兵力而论,在天下诸侯当中,毫无悬念地可以位列第一。

    在戏志才带着数百名官员,完全接管了凉州的政务之后,秦霄的副本停留时间再一次延长,可以停留到192年的三月。

    也就是说,还有足足一整年的时间。

    此时,已经是初春,冰雪消融,气候转暖。

    再过三个月左右才是小麦收割的农忙季节。

    在那之前,秦霄打算再一次出兵,扩大自己的控制区域。

    这一次,最大的问题是,向南,还是向东。

    ……

    “先说一下兵力方面。凉州、关中两地,要稳固防守,最少要留下二十五万大军。也就是说,实际出动的兵力最高可以达到三十五万人,其中骑兵的数量最多不会超过五万。如果是南下打巴蜀的话,也可能全部都是步卒。”

    秦霄敲了敲桌子,对众人说明情况道:“后勤补给方面不需要担心,我们的资源、人力都很充足。除了爆裂箭不能敞开来用之外,其它资源都是管够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先打谁?南下进兵巴蜀,打刘焉、刘璋父子,还是东出中原,打吕布?”

    根据秦霄得到的情报,益州牧刘焉重病,虽然还没死,但也差不多了。

    如今的益州,是其子刘璋主事。

    巴蜀之地,兵力不算强,主要是地形险峻。

    而东出中原的话,就要对上吕布这个强敌了。

    在这个世界的发展中,吕布不但抢了曹操的地盘,还抢了他起家的“根基”,收服了青州的黄巾兵“余孽”。

    这一批人足有百万之众。

    当然,其中绝大多数是老弱病残,真正的壮丁大约只有三十万左右。

    但这三十万人,只要稍微操练一番,便是一支实力不差的大军,威胁性不可小觑。

    无论是打巴蜀还是打中原,只要打下来,都是一片相当优质的粮食产区。

    这个年代,天下最核心的三块粮食产区,就是关中、中原,以及巴蜀,号称三大“天府之国”。

    秦霄将最优先的目标放在这两个邻居身上,也是为了占据更多的粮食产地。

    毕竟,有足够的粮食,才能养活的起更多的人口、更庞大的军队。

    任何时代,让人吃饱肚子,都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

    “仅从短期利益考量的话,南下巴蜀,战事方面的难度更小。”

    商鞅第一个提出意见,说道:“益州牧手下兵马不强,根据我们的情报,连十万大军都凑不出来,只能依靠地利防守。只要我们找到进兵巴蜀的路线,平定巴蜀之地,可谓毫无悬念。”

    “你刚才说了‘短期利益’?”

    秦霄听出商鞅话里有话,追问道:“那长远来看,这个决策……不好?”

    “倒也不是说不好。”

    商鞅的表情有些纠结:“主要是,根据副本的规则,我们在这一方世界停留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如果要谋求长远的利益,必须一步都不能走错,精打细算,确保每一次出征,都能有所收获,延长副本停留的时间。一旦一步走错,副本停留时间不足,我们就会被迫离开,很可能血本无归。”

    这确实是个问题。

    如果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没有取得让人满意的战果,尤其是在攻城略地这方面,副本停留时间不足,秦霄就会被迫离开副本世界。

    到时候,再多的“长远规划”都只能是空谈。

    副本,毕竟和主世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样说,你是支持进兵巴蜀?”

    秦霄确认着商鞅的观点。

    商鞅犹豫了一下,点头道:“进兵巴蜀确实更加稳妥,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很小。东出中原,虽然收益更高,但吕布和他的三十万大军并没有那么好对付。万一失败,我们平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要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在收拢了青州黄巾兵之后,吕布的实力像是原本历史上的曹操一样,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十万黄巾兵,稍加整编训练,就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武力。

    再加上吕布这天下第一猛将,绝对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哪怕吕布号称“有勇无谋”,但光是这份硬实力,就非常让人头疼了。

    何况,打仗这种事,没有人敢说自己一定能战胜敌人。

    哪怕占据了优势,说不准哪里出了个意外,就会满盘皆输。

    万一在和吕布交战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兵力,还有资源,一旦没能成功打下中原之地,到时候再回头打巴蜀,手头的兵力够不够暂且不说,时间也未必来得及。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