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兵有方!”
贾诩先是吹捧了华雄一番,只字不提函谷关地形险峻,诸侯联军又各怀心思,根本没怎么打仗的事,只说华雄将诸侯联军牢牢阻拦在关外这一点,说的华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然而,吹捧了几句,贾诩面色一变,肃然道:“然而,有些事将军比在下更清楚!单单只是那吕布,就足够让将军头疼的了吧?!更何况,主公拨乱反正,斩杀董贼之后,失去了关中粮草辎重的支援,这函谷关内的库存,还能坚守多久?!将军是否想过,有朝一日,粮草耗尽之后,该拿什么养活这三十万大军?!”
贾诩的语气愈发地严厉,说到最后,几乎是在厉声高喝。
就连贾诩,都对函谷关内的情况一清二楚,华雄这个当事人,就更加了解自己的困境了。
听了贾诩的话,华雄下意识地想要反驳,表现出一个有所依仗的态度来,但嘴唇动了动,却发现自己的脸皮还是不够厚,没办法睁着眼睛说瞎话。
忽然,华雄颓然地叹了口气,问道:“文和,你大老远跑这来,不是为了笑话我的吧?!”
“将军还请不要误会,在下绝无嘲笑之意!”
贾诩正色道:“在下方才便说了,在下此来,是受主公所托,邀将军投效于主公麾下,共谋大业!”
又来了!
又来了!
华雄心里狂叫不止。
从君无戏言,到共谋大业,这话里话外,都透着谋反自立之心。
若说那秦侯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华雄都敢把自己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但,正是因为贾诩如此坦诚,华雄反而更相信对方招揽自己的诚意。
如果没有诚意,这种话是能随便乱说的吗?
就不怕传出去,导致天下震动,将其视作第二个董卓?
华雄虽然对董卓还算忠心,但却也知道董卓的名声不好,引得天下人人喊打,这才落得兵败身死的下场。
犹豫了一会,华雄试探着问道:“只要我答应投效,就封我做游击将军?!”
对于秦霄开出的条件,华雄其实还是有些心动的。
游击将军这个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但重要的是有军权。
有兵在手,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即便是在这一家呆得不如意了,只要有军权在手,大不了转投下一家。
华雄对董卓是有忠诚的,但对秦霄,可不会一上来就死心塌地。
若是秦霄上来就要剥夺华雄的军权,那华雄也不是傻子,肯定不会愿意。
“四品游击将军!”
贾诩强调了一遍,话题一转,又道:“当然,有几个小小的条件。”
“条件?!还几个?!”
华雄一瞪眼,这咋跟刚才想的不一样?!
你是看我有意投靠,坐地起价是吧?!
华雄伸出蒲扇大的手掌,在桌上用力拍打着,发出砰砰的响声,似乎下一刻,这巴掌就要拍到贾诩脸上。
贾诩完全没有被华雄示威的动作吓到,不慌不忙道:“将军先别急着生气,且听我把话说完!”
华雄转念一想也是,至少听人家把话说完,再发作也不迟。
于是他点头道:“你说!什么条件?一次说完,别跟个娘们似的不痛快!”
“将军应该知道,主公看重将军,除了将军战场征战的本事之外,这函谷关,还有函谷关中的二……三十万大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贾诩差点习惯性地将“二十万大军”几个字说出口,话到嘴边才想起华雄好面子的举动,又临时改了口。
好在语速够快,华雄倒也没注意到这个细节。
华雄挠着下巴上的胡子,作思考状,抓耳挠腮地想了半天,微微皱眉,露出惆怅的神色。
现在自己和吕布争权夺利,函谷关的控制权先不说,就连这军队,也不是完全在华雄的掌握之中。
只能说,华雄掌握了函谷关中大多数的军队,大约三分之二左右。
还有三分之一的兵权,却是被吕布所掌握。
要从吕布手中夺权,这可不好办啊!
华雄心里感到一阵憋屈,却又不好将这话说出来。
“将军可是有难处?”
贾诩一看华雄这表情,就猜到了他的心思,直接开口道:“可是因为那吕布?”
“这……”
华雄一听这话,再联想到自己身边有间谍的事,哪还猜不到贾诩已经知道了自己和吕布之间的龌龊?顿时憋得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
遮遮掩掩了半天,结果人家什么都知道。
丢人呐!
“将军不必多虑。”
贾诩明智地没有多说华雄和吕布之间的龌龊,直接跳过这个话题,说到解决办法:“将军为何不直接除去吕布?如此,大事可定!”
除掉吕布,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