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179章 新兵秦霄

+A -A

左右修建完毕。

    征调十几万劳力,花费一个多月修建一条路,值不值?

    当然是值得的。

    因此,秦霄在批复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犹豫。

    甚至于,秦霄还想要更加大胆一些。

    “你说……”犹豫了一下,秦霄还是开口道:“如果修筑连接各处城镇的驰道,我们现在负担得起吗?”

    顿了顿,秦霄又强调道:“当然,仅限于秦都,以及6座城镇之间。”

    秦都下属的各处村庄、镇子可不少。

    如果全部连通,那需要的人力物力,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甚至光是给这些劳力发薪酬,都有可能让领地出现财政危机。

    但,如果只连接“重要城镇”,也就是拥有城主雕像的6做城镇,那负担就要小得多了。

    以这些城镇为中心,也能覆盖绝大多数的小镇、村落。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领地内各地之间的距离,就会被明显缩短。

    当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缩短,而是两地之间来往的速度更快了。

    秦朝之所以能够开辟郡县制,达到政令统一,也正是因为秦始皇不计成本地在全国修筑驰道、驿站。

    如果没有这样的交通条件,想要做到大统一,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地方出现叛乱,都要几个月甚至几年以后才知道,等到大军开拨过去,又是几年过去,这谁受得了?

    而有了驰道网络,那又不一样了。

    大军能够在短时间内,出现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这就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大大增强。

    秦霄的领地,目前的规模还小,不需要考虑什么“天高皇帝远”的问题。

    但,如果能修建起驰道网络,从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事情。

    “主公,鞅也这样设想过。”

    商鞅苦笑着摇头:“但咱们现在负担不起。钱财、物资倒也还好说,挤一挤,总能有办法。但这人力方面,缺口实在太大了。”

    顿了顿,商鞅又道:“鞅的想法是,无法一次性同时开工,那么就一步步慢慢来。先修建秦都到嘉行山的驰道。等这条驰道修好了,再修建下一条,比如秦都到巴东的驰道。一次修建一条,多花费一些时间,总能完成的,负担也要小得多。”

    听了商鞅的解释,秦霄意识到自己过于着急。

    思索了片刻,秦霄不得不承认,商鞅的计划,要更加的稳妥一些,不由开口道:“你说得对,是我太心急了。”

    叹了口气,秦霄有些惆怅地说道:“大概是最近这段时间太闲了,我总希望能够发展的快一点,再快一点,就好像屁股后边有什么东西追赶着我一样。但仔细想想,咱们的发展速度已经够快了。果然,我还是免不了贪心不足这个问题啊。”

    “这是人之常情。”商鞅听了秦霄这话,反而是笑了,一副非常欣慰的样子:“主公有野心,这是好事。鞅一直坚信,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主公,才是最好的主公。若是追随一个小富即安的主公,鞅便是想要建功立业,恐怕也没有发挥的空间啊。”

    “哈哈哈!”

    秦霄被商鞅逗笑了,指了指商鞅,笑道:“你啊,终于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吧?想要建功立业?机会有的是,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得住!”

    两人对视一眼,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同时大笑起来。

    笑了一阵,秦霄突然板起脸,严肃道:“如今这世道,也算是乱世。我曾听闻过一句古话,大丈夫生于乱世,自当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何为不世之功?我认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业,才称得上不世!终有一日,我要踏上巅峰,看看那至高之处的景象。商鞅,我希望,你能跟得上我的步伐,可千万不要被半途淘汰了!”

    闻言,商鞅脸色一正,站起身,对秦霄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肃然道:“鞅,定竭尽全力,辅佐主公成就霸业!”

    秦霄面色不变,坦然受了商鞅这一礼,这才上前扶起商鞅道:“快请起,你我之间,不必如此生分。”

    “主公可礼贤下士,以平等姿态论交。”

    商鞅双眼中充斥着异样的神采,似乎是找到了为之奋斗一声的目标,眼中充满了斗志,朗声道:“但尊卑有别,鞅身为人臣,自当以臣礼相待!”

    看到商鞅瞬间进入角色,秦霄在感到欣慰之余,又有一种复杂的心情。

    角色面板上,商鞅已经许久未有过变化的忠诚度,忽然猛地窜了一截,提升到96点,突破了95点“死士”的大关。

    这意味着,商鞅终于全心全意地认可了秦霄这个“主公”,不再给自己留一丝退路。

    这本是一件喜事。

    但不知为什么,秦霄却觉得,自己肩头上,似乎又压下了一份沉甸甸的重担。

    名为“责任”的重担。

    “我就不在这打扰你了,最近这段时间,还是以内务为主,切记不可出


【1】【2】【3】【4】【5】【6】【7】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