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163章 烽火传讯的设想

+A -A

    以领地现在的人口膨胀速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粮食等物资都是入不敷出的,必须依赖于收购。

    只是,这开采铁矿,对人力的需求极大。

    秦霄计算了片刻,得出结论。

    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需要一定技能打底的匠人。

    不同的资源,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不同。

    不光需要大量的矿工,提炼、锻造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除此之外,在拿下1处玩家领地之后,通过这些领地,能够和4座原住民城池建立起联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黑毛人的威胁。

    通商方面,4座原住民城池带来的利益或许远远不如嘉南城和煤山,但好歹也是一笔收入。

    布匹、药材等生活物资,一大半都需要“进口”。

    不过,除了少数几种特殊的资源,绝大多数资源在开采出来之后,都必须经过复杂的处理工序,才能成为市场上流通的“半成品”。

    为了补充这方面的开销,新“征服”的这些地方暂且不管,领地内已有的资源开采力度,至少是必须要拉满的。

    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想要发展,就会束手束脚。

    差一点的,领地里说不定就几十个人。

    但

    军队的装备,对钢铁的消耗极大,民用方面的消耗也不小,甚至还必须要留有一定的“战略储备”。

    好一点的,有个几百上千人口。

    至于钢铁,倒是大部分留作自用。

    而且这个缺口还会越来越大。

    倒是不需要动用现有的劳动力,随便召唤一批人口就足够填补这些空缺了。

    单单只是供应这些人的吃穿,就需要一大笔钱来维持各类生活物资的进口。

    没有开发的,就干脆放在那不动。

    后者自然不用说,通过模具压制之后直接就是钱,连兑换的过程都省了。

    不光是粮食。

    “现在有七万五……不对,十万零几千的人口额度了。如果把收服来的领地全部完成升级的话,能达到十七万五左右,也就是七八天就能凑够,倒也还行,不算慢……”

    只是,在煤山击溃了黑毛人的主力之后,秦霄再也没有得到过关于大股黑毛人的消息。

    不过,若是将开采量拉满,领地内共有八座生铁矿脉,虽然储量和产量都一般,但却也能在供应领地所需之余,出口一部分,换取领地需要的资源。

    其中,作为出口部分,最为紧要的是盐和铜。

    秦霄抽出一张纸,写写画画地计算着。

    秦霄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人口额度分配之后,写了一份条子,命令商鞅做出一份关于资源开采扩张和通商等各方面的可行性计划出来。

    虽然多是些低级匠人,但也不能用“白板”平民,必须要附加少量的特性。

    以领地现在的科技水平,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以低效率的人力开采为主。

    如果原本的领主已经在开发的,尽量保持原样。

    普通的玩家又没有外挂,虽然有不少人都能争取到少量原住民的加入,但人口也上不去。

    如果要将八座铁矿的产能拉满,没有四五十万人,是想都不用去想的。

    系统面板也没有什么通知。

    不过,适当的移民还是需要的。

    如果不是时不时会有少量零散的黑毛人越过嘉行山,出现在南部,秦霄都要以为异界入侵的事件已经结束了。



    比如精盐、铜锭、钢锭等等。

    想要在短时间内把这些领地全部升级到1级小镇,必须要从秦都和周围的村镇进行移民,补充人口。

    单单只是铁矿这一块,产能拉满,至少需要一百万以上的人口额度,才能满足需求。

    前者既是消耗极大,又是必不可缺的消耗品,已经成为领地的主要出口货物。

    如今,增加了1个新的领地,人口膨胀的速度又会再一次增加。

    要不是有着盐、铁、铜等高价值的“出口品”,再加上副本的收入支撑,领地的财政早就会因为人口快速膨胀而崩溃。

    主要是管理领地的官吏,还有物资协调方面的问题会比较麻烦一点。

    秦霄拿着牛兴给出的清单,仔细计算着每一个领地需要多少人口和资源,如何分配协调等等。

    除了应对黑毛人的威胁这件头等大事以外,强化资源开采力度,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领地内最重要的政策。

    按四十万算,那么还有三十多万人的缺口。

    反正资源又不会自己长翅膀飞了,等到黑毛人的威胁解除,再大举移民、开发也不迟。

    而且还可以多一些收购粮食等物资的渠道。

    除此之外,建设这些领地,也需要带一批资源过去。

    现有的钢铁产量,在满足了领地自身的需求之后,基本上就不剩下多少,根本没法出口。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