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二卷 扬帆起航 第八十七章 tingjin中原

+A -A

如果不迁都,万一孙绍和关羽攻破了宛城,他们转而攻击许县,抢走了天子怎么办许县的兵力已经被他抽调得只剩下典农中郎将严匡手下的一万屯田兵,根本不可能挡得住。曹操现在虽然觉得天子是个累赘,可是他知道,一旦天子落入关羽的手中,自己马上就会成为万夫所指的国贼,他所拥有的道义上的优势将一扫而空。

    所以明知天子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但他还是不能让天子落入关羽的手中。

    仲达,你觉得呢曹操转向了沉默不语的军司马司马懿。

    司马懿很恭敬的回道:臣赞同刘长史的意见。

    那你还有什么意见没有曹操对司马懿这个人很矛盾。他知道司马懿有才,正因为知道他有才,所以他对司马懿很不放心,特别是知道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的时候。所谓狼顾之相,就是指身子不动,脖子能转半圈,直接扭到后面看人,就象狼一样。据说有这样体相的人一旦得势必生谋逆之心,所以他对司马懿防范得十分严密,甚至想过要杀了他,只是司马懿这个人很谨慎,他从来不犯错,哪怕一点小小的语病也没有。没有借口,曹操不敢动河内司马家的人,更何况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当年还推荐他任北部都尉,对他有恩。

    司马懿低着头,不为人注意的舔了舔嘴唇,每次曹操这么说话的时候,他总觉得压力很大,虽然他不看曹操的眼睛,但是他知道,曹操一定在看他的脖子,考虑怎么砍比较合适。他虽然看不起曹操,但是曹操多年征伐带来的那种威势,还是让他不寒而栗。

    臣以为,当三路求援宛城。

    曹操眉头一抖:怎么三路救援

    第一路,殿下可派一将,由汉水而下,直击襄阳,切断关羽的粮道。

    曹操点点头,这是个好办法,从汉中沿汉水而下,很方便,又可以节省士卒的体力,一旦截断粮道,那么关羽将不战自溃。就算不成功,也可以让关羽裹足不前,延迟他的速度。

    第二路,殿下可留张辽守合肥,防止孙权趁虚而入。命伏波将军后撤至舞阳西平一带,掩护许县。

    曹操犹豫了片刻,随即又点了点头。把夏侯惇撤回来,只留下张辽守合肥,虽然兵力有些单薄,但是孙权对张辽很忌惮,再加上青徐水师可以控制住大江,孙权就算有胆算,也未必有这个能力攻克合肥,就算他攻破了合肥,他也很难在江淮之间立足。

    第三路司马懿有些犹豫,抬起头看了曹操一眼,曹操一言不发的盯着他,看得他浑身不自在,有些担心自己这句话说出来会不会惹祸。可是他想了想,还是继续说道:可请副丞相发兵,由洛阳方向驰援宛城,遮护洛阳。

    曹操明白了。其他两路都是佯攻,这一路才是最重要的,曹丕留守邺城,现在驻扎在孟津,他手下还有两万多人,是眼下除了镇守并州的曹彰外,所能动的最后一支机动力量。曹植在巴蜀立功,曹丕原本就不稳定的世子之位更加不确定了,如果曹丕能立功,挡住势头正猛的关羽,那么他就是解决这场危机最大的功臣,曹植的战功将不值一提除非他能拿下益州。

    曹操不置可否,转过头看着刘晔:子扬,你觉得如何

    刘晔点点头:臣以为仲达此计可行。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江淮之地已经空虚,孙权就算得到了江淮,他的实力也不会有什么增长。不过,臣以为不能让孙权轻易的得到江淮。

    哦,你有什么打算曹操眼光一闪。

    殿下,你难道忘了,关羽身边现在还有一个人吗

    曹操眼珠一转,随即明白了:孙绍孙奉先

    对。刘晔胸有成竹的说道:刘备在巴郡被打得步步后退,困守剑阁已经大半年,孙权在濡须一带也有几个月寸步未前,关羽和孙绍势如破竹,一举拿下南阳,他们在大胜的同时,也必将给刘备和孙权带来隐忧。他怎么可能毫无保留的支持关羽和孙绍,让他们再立更大的功劳

    曹操缓缓的点点头。关羽和刘备之间的关系还好,刘备对关羽一直很信任,就算关羽有坐大的嫌疑,刘备也不会太放在心上。可是孙绍不同,孙绍是孙策的儿子,原本一直被孙权压制,这两年孙绍左右腾挪,出人意料的一飞冲天,如今已经超出了孙权所能控制的范围,他手中的实力已经让孙权寝食难安。

    夏侯惇传来的消息说,孙绍的震旦水师被孙权一拆为二。曹操觉得很诧异,按孙绍的性格,他怎么可能坐视实力被孙权吞并他总觉得,孙绍一定又在玩什么花样。他和孙绍深入的交流过,深知隐藏在那小子可爱笑容下的是让人难以揣摩的深沉。他用交州牧给他们叔侄下了个饵,结果孙权和孙绍谁也没上当,他用修改过的霹雳车图纸给孙绍下套,孙绍也一眼看破,转手就把图纸给了孙权,但是让曹操意外的是,孙绍和孙权拥有同样的图纸,孙绍所用的霹雳车的威力却显然要远远超过孙权的。也就是说,孙绍虽然把图纸给了孙权,但是他却有意无意的保留了一手。

    如今,孙绍用五艘楼船攻破了樊城,霹雳车功不可没,孙权不可能看不出来孙绍所留的那一手。这个时候,他会一点想法也没有用江淮之地,换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