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四百七十二章 擂石克梯械

+A -A

 关羽又道,“梯窄,倒还省工料,工时。梯轻,抬梯扶梯轻便不少。”

    “奥!”李孟羲又奥了一下。

    这一点,又没想到。

    梯子窄了,工料要求就降低不少,就比如,宽的梯子,梯阶需要长木头,没有长木头,就做不了梯阶。而窄的梯子,短木头能用,长木头锯短了,同样能用,这就让材料变得丰富了许多。

    就如关羽说的,梯子窄了,自然也就轻,攻城士卒抬着梯子跑,能跑的更快,梯子倒了,扶起来也更快。

    纯靠人力,轻便比沉重,好用太多。

    边上,张飞疑惑的挠了挠头,看向李孟羲,迟疑问道,“小孟,你说他娘的杠杆,俺明白了。

    有支,有臂,就是杠杆。”

    “昨日俺攻城门的时候,”张飞睁着大眼,目露思索模样,“破第一道城门,俺对着两门正中撞的。

    瓮城城门,俺见是对着左边城门撞的。”

    “照你说,哪个对?哪个撞的快?”张飞说完,就拿眼看着李孟羲。

    这一下,给李孟羲抛出了一个麻烦的问题。

    李孟羲一下被问住了。

    攻城椎撞门,怎么效率快,不知道啊!

    可能是杠杆,但,哪是支点,哪是力臂?

    李孟羲思索良久都没有思路,他回头看了一眼,又朝远看了一眼,“走,找城门试试。”

    东城墙,是攻城方向,城门已被撞毁。

    绕了一大圈,至南门。

    到城门下。

    李孟羲抬头看着高大厚实的城门,他走到一扇城门的边沿,用力想试着把城门推开,太沉了,李孟羲用上极大力气,然而,城门吱呀呀的响,慢腾腾的动。

    推不动,李孟羲索性放弃。

    仔细看了看城门,城门有门轴,门轴连着一扇大门。

    单扇门的杠杆,那门轴是支点。

    推门的时候,离门边越近,则力臂越长,越容易推。

    反之,靠近门轴推,力臂短,非常费力。

    于是,李孟羲笑问,“关将军,还有三将军,你二人,谁力气大?”

    “哈,二弟三弟力气一般大。”刘备一旁抢先插话道。这就是刘备的聪明处了,不伤两人和气。

    万一李孟羲一句话,引的两人较量力气,反倒不美。

    关张二人,应该力气彷佛,李孟羲点了点头,道,“有劳关将军三将军来一试究竟。

    关将军外推门沿儿,三将军内推门中,两位将军且用十分力气,看谁推的过谁。”

    李孟羲相请,关张二人,捋起袖子,一里一外,一推门沿,一扛门中。

    “推!”李孟羲喊到。

    张飞关羽立刻发力推门。

    结果毫无悬念。

    关羽推门沿,轻松把推门中的张飞给推过去了。

    见此,李孟羲又道,“反过来,三将军推门沿,关将军推门中。”

    两人于是又换。

    这一推,同样没有悬念。

    张飞推门沿,则反把关羽推回去了。

    停下,关张二人皆若有所思。

    良久,关羽看向李孟羲,“平日推门,也知门沿好推,却未深究,竟还是杠杆。”

    张飞哈哈笑道,“俺知矣!是他娘的杠杆!”

    这下,应该明白了,推门,从边沿推,最有效。

    门之于城门轴,推门也好,撞门也好,得撞边沿位置。

    可是,城门归城门,城门关闭状态,后边还有门栓呢。

    加个门栓的话……

    破门是怎样破的?

    细思大概两种情况。

    一是,撞断门轴,大开城门。

    二是,可能门轴没断,攻城椎倒是先把门撞烂了。

    尤其第二点,李孟羲突然记起,军中制作的两次攻城椎,全都是用木桩子做的撞锤。

    也就是,锤头是平的。

    好像,电视剧中,攻城椎是会削成尖的吧。

    平头锥头,对门施加的力一样,也就是,于第一点,撞断城门轴时,平锤尖锤无区别。

    但若是第二点,撞烂城门破门时,毫无疑问,尖头压强大,更容易破坏城门。

    想到这一点,李孟羲有了计较。

    看来下次做攻城椎的时候,也得把头弄尖。

    弄尖还不行,最好是硬木头,不然像是柳木,尖头撞一会儿,就软了,软的跟毛笔一样,每次撞门,大部分力量,都被缓冲了。

    所以得用硬木头。

    其实,如果条件足够,给攻城椎锤头包层铁皮更好。

    铁皮可不会撞软。

    铁皮硬度,胜过所有常见硬木。

    于是,铁头攻城椎,对门的破坏能力最强。

    这是于破门之第二种情况,锥头和钝头的区别。

    但于第一种情况,城门后插门栓,此时,到底往两门


【1】【2】【3】【4】【5】【6】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