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五章 党争的苗tou

+A -A

    老太监闻言,顿时迟疑一阵,方才犹豫着道:

    国运损伤,夏皇也身受重伤,一夕之间便落到这幅苟延残喘的模样。此前的平衡手段,便成了有可能危害社稷的祸患!

    谨身殿中,老太监念完一本奏折,见夏皇没有反应,却是继续补充道:

    老太监听到夏皇的回应,连忙应是,取出朱笔,在奏折之上批复,然后接着就要去取下一本。

    “歇、歇一歇吧。”

    便听到床榻之上的夏皇微抬眼眸,嘴唇微动,用虚弱低沉的声音,道:

    面对着自己亲手堆出的,影响力日渐强大的岐王,出于皇帝对权势的独占欲,以及朝堂局势平衡的种种考虑,他将晋王放出府协理朝政,想要以此制衡、敲打岐王。

    黎卫宁所献上的药方,乃是黎朝老祖黎醒数百年来的心血。炼制所需的天才地宝,放到江湖之上,都是能让一众武林人士打破了脑袋去争的宝药。

    显然,这国运反噬对夏皇的伤害,远远超出了此前萧承、刘伯温的预计。

    总之不管如何,有夏皇扶持,晋王在将来一段时间之内,威势也会越发厚重。

    夏皇此前,在岐王威势最盛之时,忽然下旨让晋王出府理事。朝中上下揣测个中深意,要么是觉得储位之争又有了变化,要么就是觉得,夏皇在用他的权术手段,平衡日渐势大的岐王势力。

    天子与储君之间如何相处,本就是一千古难题。

    “宫中新炼制出一炉丹药,陛下再服一丸吧!”

    “陛下可是有什么不适?”

    哪怕如今西南局势崩坏,云国兵峰直指夏国腹地,但朝中像这样的弹劾,却是依旧没有少多少!

    气息微弱,周身垂暮死气缠绕,似乎下一秒就要断气了的夏皇,在服下药丸不过片刻的功夫之后,脸色肉眼可见地转好,整个人也稍稍来了精神,甚至已经能够睁开了双眼。

    夏皇凝聚国运的手段,乃是沿袭黎朝之法,与云国凝聚国运的手段,有着不小的差别。其中之一,便是君王与国运之间绑定更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倒是不出朕所料!”

    此时的夏皇,显然没有精力来处置安抚朝中的党争之事了,只能用留中不发的态度,来不让朝政失去控制。

    儒法两家,因为其理念主张,有益于社稷稳定,皇朝统治,所以已然是位列夏国朝堂的百家学说之中,最为鼎盛的两家。

    “留中不发……”

    而就在这个时候,便听到床榻之上的夏皇睁开双眼,微微撇头看向老太监四喜,口中喘了一口气,嘴唇微动,低声道:

    但两家理念,也颇有对立之处,所以时常相互攻讦,引起朝中党争。

    之前夏皇的身体日渐康健,看架势,起码能够再执掌乾坤十年。

    老太监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的奏折,紧张地凑上前去,道:

    “朕记得,今日是晋王的寿辰吧!”

    说到这里,夏皇神情一幽,重重地叹息一声,道:

    但谁能想到,国运凝聚,云国也不知道从何处得来的手段,纵然远在天南之地,也能够悍然出手,斩伤夏国的气运神龙。

    老太监四喜闻言,连忙宽慰道:

    说罢,老太监随手取过一旁放着的玉瓶,道:

    听到这话,夏皇点了点头,道:

    这声音低沉,宛若从喉咙之间挤出来的。也就是老太监身为陆地神仙境界的高手,耳聪目明已然非人,否则能不能听清楚还不一定呢!

    朝中百官不想得罪,皇子亲王想要靠他再去争一争,今日的寿宴自然是要热闹的!

    此时的夏皇,除了对云国的愤恨忌惮之外,满是懊悔之意。

    “绣衣使的确查明,廷尉李千方,选任、升迁官员之时,将是否为法家弟子出身,作为衡量标准。但绣衣使们,却是并未在廷尉之内发现贪腐之事……倒是御史中丞张涛,乃儒家弟子,廷尉李千方,是法家出身。”

    “朕后悔了!朕如今时日无多,看来是给岐王留下了一道难题啊!”

    若说功效,服之,虽不能长生不老,但的确是有延寿之功效,无比神奇。

    老太监四喜连忙取出一枚通体圆润黝黑,散发阵阵异香的丹药,小心地服侍着夏皇吞咽下去。

    “陛下何出此言啊?宫中如今丹药不缺,陛下可以随意服用调养身体。而且奴婢如今,已经派死忠心腹,召集道教炼丹高人、医家圣

    “是……刚刚传来的消息,大半朝中文武,都亲自前去恭贺。楚王、鲁王、湘王等几位殿下,也都去了,很是热闹……”

    夏皇没有更换继承人的想法,晋王的那些昔日心腹不在朝中,日后便是再鼎盛的气象气势,也不过空中楼阁。除了给岐王做磨刀石之外,再无别的用处。

    示意老太监将自己扶起,靠在床榻之上,夏皇喘息了一会儿,方才开口道:

    夏皇此时,甚至已经连话都不愿意开口了,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