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齐临走之前,又先后接到了曹操和刘备的来信。
曹操也从曹植那里听说了思齐此次的出游路线,便专程写了信过来,请思齐把曹植、荀彧、郭嘉和荀攸等人也带上,一起来邺城聚一聚。
思齐也不知道曹操此举意欲为何,只能简单推断,对方可能是对着些旧部们有些想念。
再然后就是刘备的来信。
刘备是三位大佬当中最是热情而平易近人的一个,在信的开头问候了她的父亲、祖母、哥哥、嫂嫂和荀彧等几位其他长辈,又感谢了她提供的那些武器和战马,在他和刘璋这次的交战当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许是最近打刘璋打得十分顺利的缘故,刘备显得心情十分的好,信中的语气也很是欢快——大侄女儿你不是说想借赵云吗,来吧,亲爱的阿瑛,快来荆州看望你的伯父我吧,如果你还有这个意向,可以把我们的小赵将军打包带走哦~
思齐手上同时集齐了三封大佬的来信,在父亲刘赟羡慕的眼光里啃了一个水头极好的大鸭梨。
真甜啊!
这次出行的第一站仍旧是邺城。
果然不出思齐所料,曹操的确是有些想念荀彧等人,想要跟他们坐下来,温上一壶热酒,一起聊聊过往和人生、未来。
托了几位先生的福,刘赟也跟着他们坐到了前头,思齐则去了后面和卞夫人、甄宓、刘沁、郭女王等女眷坐在一处。
卞氏对着思齐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柔和煦:“知道你这些年忙碌得很,都没怎么能见到你,难得这次你来邺城,才得以聚上一聚。记得从前在许昌时候,我同你的祖母章太夫人最是投机,如今已是多年不见,当真想念。”
这两人出身都不在世家,又都是和正室一路斗智斗勇过来,从前在许昌时候一直很有话题,关系相较其他宗室和世家夫人而言还算不错。后来因为家中和曹操闹翻的缘故,章氏还恼了卞氏和曹操一段时日,等后来曹操赐下北平郡给刘赟做了封地后,原本这点子隔阂也烟消云散。
思齐见卞氏说起这话时,脸上颇有几分落寞神情,便知此话不假。
章氏如今去了成平,含饴弄孙之际也会想起待在许昌的很多往事,其中卞氏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思齐对着卞氏笑道:“祖母在家中也一直念着夫人,跟我和两个嫂嫂时常谈起从前在许昌和夫人交好的事,也时常念着二阿兄膝下的几个孩子,子文(曹彰的字)的亲事和子建的功课,直道二阿兄有王者之风,子文擅武,子建擅文,三位公子都是人中龙凤,比我们家的几个孩子强出一座山去,这次过来还特意叮嘱了我,给夫人带了一些成州的土仪和海产。”
没有母亲不爱听人夸赞自己的孩子,卞氏也一样,虽然口中连连谦虚,但眼角眉梢的喜悦之情依然掩藏不住,对着思齐也更是热情了几分。
刘沁和思齐自幼关系要好,这次也被安排在了思齐的右手边。
思齐前些时日就分别接到了小夫妻的来信,知道了刘沁有孕的消息。刘沁虽然话不多,坐在席间也十分安静,但依然看得出在府中颇为得脸,卞氏对她十分关照,席上的菜除了顾及思齐口味便全是刘沁爱吃的东西。
卞氏给郭女王安排了位子,她却没有落座,一直立在一旁伺候卞氏和甄宓两位夫人。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不卑不亢,笑盈盈地面对众人,脸上都是接待远方客人的喜悦之情,叫人看着就很是喜庆。
而甄宓端坐在一旁,一身绫罗,华服高髻,脸上是掩不住的憔悴,笑容里也满满都是勉强,坐在桌边也时不时地走神。
思齐一直关注着甄宓,发现这一顿饭下来,她几乎没吃几口东西,原本就身姿纤细的她如今也变得越发消瘦。
回到住处后,思齐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派人请来了甄述,对他说了自己看到的甄宓的情况。
这些年来,甄宓在信中一直都是报喜不报忧,甄述也没想到阿姊如今状态已经如此糟糕。
思齐当机立断,让甄述留在邺城陪着甄宓住上一段时日,若是发现甄宓有什么不对头,可以给她来信,到时他们和曹丕一起研究协商。
甄述应了下来。
思齐在邺城住得相对较少,不比许昌有着更多的牵绊和玩伴。思齐在邺城住了两天,拜见过曹老板后,便想着启程赶往许昌。
曹操却不依思齐和刘赟这就离开,非要请她和、刘赟、蔡文姬、曹植去建好的铜雀台看看。
思齐脑中警铃大作。
据史书记载,曹操修建的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并称“邺三台”,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1】
当年铜雀台赛诗的盛世,思齐听蔡文姬和曹植都有说过,曹老板这样郑重地邀请他们前去铜雀台,思齐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参观铜雀台时,曹操诗兴大发,自己率先来了两首后,又请同行几位作诗,蔡文姬和曹植是这方面的行家,自然不愁,刘赟这些年来一直以文人自称,如今又有了田间耕作的经验,竟意外得出了两首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