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听闻将军英勇果敢,治军有方。此次平乱杀敌,更是为朝廷出力不少,等孤日后禀明了陛下,必当委任将军要职,以示恩赏。”
马超皱眉。
曹操想让他到朝中任职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拒绝这“好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次明明打了胜仗,对方嘴上说着要予以“恩赏”,却旧事重提又说要让自己入朝为官。
这哪里是赏赐?分明就是找事!
马超淡淡道:“承蒙司空抬爱,只是我一介粗人,在凉州自在惯了,不能胜任朝廷的官职,还请司空把官职给那些能担大任之人吧。”
曹操道:“将军高风亮节,令人敬佩,只是这世上像将军这样不慕名利的又有几人呢?将士们原也辛苦,这次将军怎么没把部队一并带来?也好到时一起犒赏三军。”
马超道:“原就不是朝廷里的军队,吃的是地方的俸禄,保得也是地方的百姓,没那么大面子能得司空犒赏。况且他们家里世世代代都在凉州和并州,远来邺城怕是难免水土不服。”
曹操咬牙,马超这人就是这么个不懂变通的脾气,好话赖话听不出来,非要他把话说到明面上才肯罢休。
但既然今天把人都请了来,就是想把这问题解决的,马超不来就他,他便只能去就马超了。
曹操又换了一副商量的口气,超啊,你带兵带了这么多年,也应该知道,地方上头原不必也不宜集结太多兵力,你让你的人撤出来,到该去的地方去,我才好委派合适的人过去。
马超听了曹操这话,直接反驳道,司空你这话就说得差点意思了啊,如果我听了你的,把人都给撤出来,到时若是让人钻了空子,那算我的还是算你的?
曹操头疼地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呢?
马超道,这次平乱,我只是个带兵干仗的,终究还是翁主和成平出了大力气。我这会儿撤出来,把她的人留下,若是朝廷还有需要,再让她的人进去。那边既离着成平不远,翁主如今已经大败过两次乌桓,又能很好地震慑住他们不再出幺蛾子,岂不是两全其美?
曹操一听,这不正是他想要的结果吗?
但是他是上位者,刚才还被马超难为了许久,自然不能这么快就答应了。
曹操下巴一抬,坐在那里扮起了高深。
孟起你这说法倒是有点意思,阿瑛的能力我们都是知道的,你这一心为着朝廷着想的心思我也明白。我心里头是极为同意的,也觉得你这想法甚好,但到底还没请示皇帝,也不好就直接按你说得办,还是要等我请示了皇帝之后再给你答案。
马超心中默默吐槽,朝中的事情向来是你曹操说了算,做什么事还非要问过皇帝才有决断?
但毕竟如今她们已经达成共识,马超也没有必要在这些无谓的小事上反驳曹操,便直接表态道,我信得过您,您说行就是行。
话说到这里就敞亮了起来,曹操和马超又相互恭维了一番。
曹操赞马超年少有为,马超夸曹操雄才大略,曹操赞马超智勇双全,马超夸曹操德才兼备……
一阵吹捧之后,曹操突然想起了这次会谈的另一个主角,转头对着思齐问道:“阿瑛,你怎么看?”
思齐也没想到,两人最后竟是达成了这样的“退步和解”,此时的她也终于明白了当初二人都叫她配合自己的意思。
马超给了她一个胜利的眼神,曹操看向她的眼神当中也满满都是“自己人”的亲近,思齐眼里的笑意更深了一些:“我听司空和将军的便是。”
第53章 棉花
曹操说话算话, 第二天派人就往许昌打了报告,请求将那新到手的四个郡划归到成平翁主的领地。
结果也是不意外的得到了刘协的肯定批复。
尘埃落定以后,思齐要去许昌接受封诰, 而马超则是要收拾行囊, 撤回西凉。
为了表达对马超的感谢,临行之前,思齐前请他去家里用饭。
章氏对于这件事情弄不太清前因后果,刘赟给她讲述事情经过时, 她也是只捡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往心里头放。
刘赟把事情的经过说完后, 老太太掐头去尾得出结论, 马超辛辛苦苦从乌桓和袁家兄弟手中打下来了一片地来,之后转手送给了她的好孙女儿阿瑛。
也因为这事,老太太对马超特别热情,用了最高规格接待马超不说,还专门让厨子整上了几道西凉的酒菜, 力图打造“宾至如归”的家庭氛围。
用过午餐后, 思齐将马超送至府门外, 再次向他道谢。
马超洒脱地笑了笑:“谢什么?这些也都是你应得的,若是不能给你, 我反而不能心安了。只要日后你能一直遵守盟约,若是有什么天灾人祸的, 能叫凉州的百姓能吃饱穿暖, 便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了。”
说起吃饱穿暖,思齐想起来, 凉州那边气候似乎很适合种棉花。
思齐对着马超建议道:“前年时候, 陈郡守盖了两座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