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她一定要逃开!对,此间事了,无论天下再起什么样的波澜,她都要远远的逃开这一切。
因为那种伤,那种痛,她不想扛,也扛不起……
苏嫣然默了良久,似是在等待燕筱筱消化自己话里的意思,直至燕筱筱再抬头看自己,方才续道:“料来皇上想要问的,都已经知道了。若皇上再没有什么吩咐,请容嫣然告退。”
“族长请等等。”燕筱筱斟酌了片刻后,才又接道:“朕知道幽夜族有替人祈福消灾的能力。朕……这一世的厄运,可否消解?”
苏嫣然轻叹一声,“嫣然一生替人挡灾无数,这一条烂命早已消耗殆尽。皇上为九五之尊,天潢贵胄,命格里的劫数,即便嫣然舍命去渡,怕也是无能为力的。”
燕筱筱听她如此说,眸光不由得一暗。
“不过……”
燕筱筱听到对方话里似有转机,仿佛又看到了一线希望,“不过什么?”
苏嫣然犹豫了一下,还是从手腕上褪下了一条色泽奇异的手串,“不瞒皇上。我幽夜族传到嫣然这一辈,实际还有两位皇族遗孤。”
燕筱筱愕然,“难道族长还有……”
“嫣然还有一位妹妹。其实论能力,她远胜于嫣然,只是……大约是因为不想背负幽夜族这坎坷的命运,所以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车队,从此下落不明。”苏嫣然说着,将那条手串放到燕筱筱手中,“皇上若是有缘,日后得见吾妹,或者她有办法帮皇上消解劫数。”
燕筱筱接过那条手串,只见其上的珠石非金非石,黑中还透着星星点点的银白。
她一瞬间有些失神,总觉得……仿佛在哪里见过……
苏嫣然向燕筱筱拜道:“不知是不是嫣然的错觉,嫣然总觉得皇上与我那位妹妹是有缘分的,未来或许有机会一见。”
燕筱筱将那手串握在手中,向苏嫣然拱手道:“多谢族长指点迷津。”
苏嫣然躬身施礼道:“皇上既然再无旁的吩咐,那嫣然告退了。”
燕筱筱唤了一声,立时有侍从应召而入,将行动不便的苏嫣然送出客厅。
苏嫣然临出门前,又转身向燕筱筱说道:“愿皇上此一去,随心顺愿。”
良久,厅中响起一声叹息。
……
第二天一早,燕筱筱带着由欧阳凌领队的五千精骑,从琼州城出发,向凤魏交界处的第一个关隘柳山关挺进。
柳山关位于柳山之下,柳山听起来似是一座杨柳依依的青山,实则非也。
此山颇有些海拔,而且位于渭水河南岸,常年雨雪丰沛,所以每年冬天山峰都会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待到来年春暖花开,山上冰雪消融,汇入渭水河中,就行成了春汛。
渭水河南岸有大片良田,每年都要依靠春汛之水浇灌。
因凤魏之间已多年未有战事,所以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也造就了此地凤国东部粮仓的美名。
此时正值阳春四月,恰逢春汛之期,本应是百姓们准备开始农耕的时节,可是因为魏军压境,这里维持多年的安宁祥和也一并被打破了。
燕筱筱领兵进驻柳山关时,站在城头上,望见的就是百姓们拖家带口,往东部蕲州避难的景象。
燕筱筱心中颇有些不是滋味。
如果可以,这一次她真的不想再起战端,她的双手不想再染鲜血了。
柳山关虽常年没有什么战事,可也有一千名的常驻守军。这里的军官是一位老将,刘忽成。
以往每年的这个时节,刘忽成都会带着士兵们帮百姓修筑渭水河上游的堤坝。
今年虽有战事,但柳山关驻军依旧没有改变这个习惯。
燕筱筱抵达柳山关时,这位刘老将军刚刚从堤坝边回来,连裤管都还没来得及放下。
燕筱筱向刘忽成大致了解了一下此处的情况。
根据探马的回报,再过五天,魏国的七万大军就将出现在地平线上。
因大战在即,又想到自己不日便将与白夜再见,燕筱筱心下满是惆怅。
这一日傍晚,她吃不下晚饭,便下了城关沿着渭水河走走。
与她形影不离的青岚就盘旋在她头顶上方,不时传来几声清越的啼鸣。
这时,一队约二十人的巡逻队远远地迎着她走来,当他们看到那于上空盘旋的苍鸾鸟后,立时知道那沿河而来的美丽少年,正是他们凤国的皇帝。
第三百一十一章 河堤
队长远远的望见燕筱筱,连忙领兵迎上前,跪地施礼道:“参见皇上。”
“起来吧。”燕筱筱的目光扫过众人,“你们在巡逻吗?”
“是。每年这个时候,刘将军都会派兵沿河值夜。一来可以防范宵小之徒;二来可以观察渭水河水位变化,一旦河水有泛滥之象,也好及时转移百姓,加固河堤。”
燕筱筱点点头,“刘将军待民如子,做得很好。你们也辛苦了。”
队长昂首回道:“